〉〉〉浙工大理学院大二学生丁舒阳发自上虞丰惠镇南门头村——
暖冬让菜农少赚了钱
城里人下乡也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这次我在上虞丰惠镇南门头村搞调研,耳朵里听到最多的是“菜农在暖冬赚了产量却没有赚到票子,一个大冬天算是白辛苦了。”
据说,刚刚过去的暖冬催熟了大量蔬菜,造成菜价普遍下跌,疲于收割的菜农面对“积压产品”显得很无助。
与此同时,我还看到一“怪”。在我印象中,农村应是“鸡犬相闻”之地,但在南门头村却少见鸡鸭。三代以种植水稻为生的李玉祥老伯告诉我,村民不愿意饲养鸡鸭,主要是觉得这项收入无保障。
再说山上种植,2003年当地政府把山承包给村民,听说做蜜饯生钱快,大家蜂拥而上种青梅,结果2004年的青梅收购价为每公斤1.40元,2005年下跌到每公斤0.40元,今年种青梅的人少了,收购价又回升到每公斤0.80元。
李老伯说,村民叫苦不迭的原因是信息闭塞,弄不懂行情,常常在自家的生产圈子里打转,而一亏就挫败积极性,萌发外出打工的想法。
上网推销,错时销售
由此我觉得,大学生应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为农民的生产销售出谋划策。
我在浙工大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我和同学可以辅助有关部门在网上为南门头村的农民建立起农产品生产销售预警机制,根据农作物的种植规律和价格规律对农民的种植计划进行引导,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以减少农民种植的盲目性,走出“跟风”伤农的怪圈,不再让菜农经历丰收欠收的煎熬。
我的设想是设计一个农产品供需网页,挂在农村信息网站下,辅导村民学会上网并发布信息。比如面对暖冬,菜民能够积极应变,或上网推销,或错时销售,或巧打品牌战略……为自家增收寻得一条出路。
此外,还要培养一批热心的“情报员”,及时更新网上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同时,还能把精选出来的蔬菜包装成礼品菜批发出去,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记者手记
尝尽“过坎”的涩味
“校园麻辣新闻”自1月24日推出“新农村设计·大学生驻村7日手记”以来,我省众多高校学子积极响应,利用寒假下乡担任村干部助理的机会,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正是因为大学生们的充分表现,使得钱报网络版“校园麻辣新闻”论坛的点击率最近直线上升。据统计,平均每一帖“下乡手记”的点击率都在450人次左右,最热门的冲过1000人次点击率。
从大学生发帖的内容看,涉及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住宅、经济开发、文化需求、道路建设等各方面。而且,大多数“下乡手记”都配有实地调研的照片,真实地展现了大学生深入各个乡村实践的足迹。
对一些从小长在都市,没有下过乡的大学生来说,农村生活让他们感到手足无措。发表《“空心村”向城里人开放》(本报2月2日A7版)的浙大城市学院商学院大一学生张云说:“天黑下来了,我住在桐庐县横村镇凤联村党委书记刘玉柱老母亲的屋里,盖着别人的棉被,辗转反侧睡不着。一会儿听楼下的狗大叫,一会儿捂住鼻子抵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烟味……”
其次,不少大学生虽然家在农村,但第一次搞新农村设计,突然感到非常熟悉的家乡变得陌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还有些同学在乡下单枪匹马独立作战,感到失去了方向。在一次又一次向当地村干部请教,挨家挨户走访的过程中,大学生们渐渐地感受到了“村干部助理”的分量,有的把它形容为“田头百科书,兜了一村子的杂事”,并意识到自己缺乏实际经验,就很难胜任这个角色。
即使闯过了前面两道“坎”,不少大学生在写作时又觉得难以下手。有的把实践报告写成了“下乡游记”;有的则是看到什么写什么,“胡子眉毛一把抓”,提不出问题,找不到角度去研究。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尝尽“过坎”滋味的大学生收获最多的是能力。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编辑出版专业的刘玉立同学说:“关键是坚持到底,论文能否发表并不重要。几天来,我通过下乡的所见所闻,一直思考着怎样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使自己对农村有了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