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70年后池上楼名联回温州 八旬老人携宝回家圆梦

www.zjol.com.cn  2007年02月27日 07:09:45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70年后,老人步履蹒跚、听力不便,一个人乘飞机回到温州,几番打听找到温州市博物馆,将“春草池塘仍旧迹,东山风月绘名园”这幅由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朱益藩补写的关于“池上楼”的著名对联,以及池上楼诗稿等书画和诗集21件“宝贝”送到家乡人手里。

  前天,建造温州名胜“如园”的清人张瑞溥第五代传人——今年86岁的张亦文,一生中第二次来到家乡,完成了送宝回乡的夙愿。

  名联记录如园秀丽风光

  “池上楼”坐落在温州积谷山西麓。公元422年,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时,在积谷山下开凿了一个水池,后人为纪念谢灵运而称其为“谢公池”,池畔楼曰“池上楼”。清道光初年,任湖南粮储道的张亦文高祖张瑞溥引疾辞官还乡,在谢灵运“池上楼”旧址旁购置田地,临池建屋,取名“如园”。园内假山、奇石、回廊并有“青草轩”、“怀谢楼”、“十二梅花书屋”、“飞霞山馆”,秀丽风光引来骚人雅士相互争吟,清代书法家吴山尊便是其中一位。

  “春草池塘仍旧迹,东山风月绘名园”,是嘉庆进士江苏全椒人吴-(号山尊)为永嘉如园撰写的名联,是如园中著名的对联之一,曾在家庭搬迁中遗失。为化解浓浓的思乡之情,也为了将文字传承下去,1925年,张亦文的父亲张之纲请北京大学第三任校长、末代帝师朱益藩补写了此对联。

  归还史料重游如园成夙愿

  张亦文1921年生于北京,后定居河南开封,曾任开封市政协副主席,是开封土木建筑院的建筑专家,参与了河南清明上河园等重要建筑的设计工作。

  1937年,16岁的张亦文随同父亲来温州祭拜祖先,第一次来到家乡,见到了对联中所描绘的“如园”。

  “那时如园虽然已经是一个破败的大杂院,但风景依然可见,我父亲非常希望重修如园。”据张亦文先生介绍,他父亲一生记录了大量温州的故事和如园故景的考证,并特地邀请朱益藩补写了吴山尊的名联,而父亲过世之后,朱益藩补写的对联以及父亲的手稿等一齐传到了自己手中,归还史料重游如园也成了他一生的夙愿。

  老人慷慨作诗抒乡情

  时隔70年再次回家,著名对联和关于“池上楼”的诗稿、书画、书籍等20件文物几经辗转,终于回归故里。张亦文老人感慨万千:“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

  温州市博物馆专家介绍说,这些对联和诗稿将丰富“池上楼”的内涵,除了珍贵的艺术价值之外,对研究“池上楼”历史意义重大,尤其是这副对联,因为“池上楼”原有很多对联,但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少。

  “重游转瞬七十秋,人事凋零枉费愁。老迈已无鸿鹄志,青毡且保欲何求。假使如园不重建,何来康乐池上楼?盛世如园开锦绣,一方名胜焕温州。”参观了如今的池上楼之后,完成夙愿的老人慷慨作诗。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黄之宏、高启新、胡轶笛  编辑: 李天锋

相关稿件

[2月27日·精粹]记者揭秘餐饮业“潜规则”

·茶楼开进文保单位 池上楼主要建筑不许用于经营 2005-05-1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