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开化3月6日电(记者严元俭通讯员齐忠伟朱建平)在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以往与女儿临别常洒泪的张成妹,今天整理行装准备外出务工时却笑容满面。这一变化源于本报3月2日一版刊出《真想有个“留守儿童俱乐部”》报道后,当地乡村干部迅速行动。今天,村里的“留守儿童俱乐部”正式开张,张成妹明天去上海务工,就不用再担心留在家里的孩子太孤独了。
4天前,这个村的刘苏贞、彭美红、张成妹3位村民给县领导写了一封题为《一点期盼》的信,希望村里能像邻近的姚家村一样,办个“留守儿童俱乐部”,让全村42位像她们一样即将外出务工的母亲能放心地走。刘苏贞说:“没想到这么快我们的心愿就实现了。”
原来,看了3位外出务工母亲的信和本报的报道,参加衢州市人代会刚回开化的县委书记王金良立即赶到音坑乡,走村访户,了解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为下一步在全县推广“留守儿童俱乐部”作深入的调研。
连日来,下淤村十分热闹,乡村干部忙着张罗筹建“留守儿童俱乐部”。村新办公楼专门腾出了一楼和地下活动室,摆上乒乓球桌、台球桌;村办公楼前的空地上安装了9件健身器材,开放了村篮球场。村干部还分头走家访户,“招募”照顾孩子的志愿者。
“9年前我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就想做这件事。”56岁的徐金凤说,女人最了解做母亲的心思,人在外打工,可心还留在家里孩子的身上。今天,这件好事终于办成了,俱乐部需要照看孩子的志愿者,她就第一个报了名。
今天的揭牌仪式上还有个小插曲。揭牌前,乡村领导都说长期志愿者是4名,可揭牌时却来了5名。58岁的姚赛蓝也兴冲冲地赶来,她说:“我在家闲着,还不如来照看孩子们。”
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廷说,这几天他还准备去姚家村一趟,看看那里的“留守儿童俱乐部”是怎么运作的,然后再买些象棋、军棋和图书,给娃娃们娱乐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