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对于朱村人来说,不单是国球,还是他们的村球。朱村有1300多位村民,几乎人人都会打乒乓球,除了村里的两张乒乓桌外,还有10几户村民自己买了乒乓桌。
“乒乓之父”:为学生参赛卖了猪
徐颖悟,小学退休老师,被村民尊称为“乒乓之父”,村里三四十岁以上的村民基本都是徐老师的学生。
78岁的徐老师看上去还很健旺,耳不聋、眼不花。徐老师1955年复员后,在朱村小学当民办教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乒乓成了村里的热门运动,村民扔下碗筷,就找同学、朋友一起打乒乓。没有乒乓桌,就把两张课桌并在一起,乒乓拍买不起,就用木板自己做。
打得多了,村民参加街道、镇里的比赛,基本上把冠、亚军承包了,并连续6年蝉联地区冠亚军。1972年,朱村小学要代表杭州参加全省比赛,可路费、餐饮费等对村民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就在大家准备放弃时,徐老师做出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把家里的一头猪卖了160元,赞助学生去比赛。当时徐老师的月工资只有20元。那次比赛,朱村打进全省小学生男子单打前3名。
现在,徐老师的儿子徐小军是临安市乒乓球业余教练,在省市乒乓球比赛中拿过很多名次。
村民爱打家庭擂台赛
爱打乒乓的人多,村里的乒乓桌却只有两张,于是,有的村民就自己买乒乓桌。晚饭后,家庭内部杀个几回。
张土明家是朱村第一户有乒乓桌的。去年,他们又把家里用了10多年的乒乓桌换成名牌——“红双喜”,一家四口经常互相切磋。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乒乓拍,还另外多准备了两块,因为附近村民也经常来玩。
“每天打好球,出一身汗,洗个澡再睡,很舒服的。”妈妈潘美卿笑着说,“我们家,她爸爸最厉害了。我是嫁到这里才开始学乒乓的,两个小孩受我们的影响,也迷上了。”
今年52岁的张土明,看上去只有40多岁。每年他都会代表村里去临安市比赛,“也有企业邀请我去做外援呢。”张土明自豪地说,“现在,连隔壁村的村民也会来我家打球。”
“我们通过乒乓交了很多朋友。”朱村的女一号选手吴菊仙今年41岁了,家里也买了乒乓桌,“我老公打不过我的,但他从来都不服气,每天晚饭后都要和我杀几回。”
●乡村博客
朱村位于青山湖街道西南侧,杭昱高速公路南,1300多人。
“几十年来,村民们劳作之余就喜欢聚在一起玩,乒乓是传统项目。”村支书说。去采访时,正好看到一帮村民聚集在张土明家,把乒乓桌搬到院子里在打比赛。
“你们果然在这里。”比赛开始没多久,老远就听到一个女高音从外面进来,原来是“龙腾狮跃”队的女龙头杨美珠。朱村不但乒乓比较普及,还有秧歌、腰鼓、花轿、岸龙舟、龙腾狮跃、打击乐等多支队伍。村支书说,以前农闲时,村民们都喜欢搓麻将,现在村里麻将都快绝迹了,大家都在外面运动!今天乒乓,明天又去舞龙了,让人不得不佩服村民们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