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初定明年8月8日开幕,湖州的“风筝大师”金月强用自己做风筝的独特手艺,准备了一份大礼:一只由2008只小风筝串起来的巨型风筝,图案由40多组循环的福娃、奥运会项目造型和中国印组成。他决定在距离奥运会开幕一周年之际,把这只巨型风筝放上天。
20多年前与风筝结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金月强就成了湖州城里做风筝的第一高手。20多年来,他做了无数只风筝,这只福娃风筝是他所做风筝中最大的一只,全部放飞的话,至少需要10多人。
提起和风筝的缘分,要从他18岁那年说起。金月强回忆,那年弟弟的学校要举行风筝比赛,他虽然是做电工的,但动手能力较强,就试着帮弟弟做风筝。做什么呢?平时,父亲很“宝贝”一只老鹰风筝,而且一直藏在大床的蚊帐上。凭着记忆,他依样画葫芦做了一只黑“老鹰”,又做了一只绿“蜻蜓”。
结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当他在湖州体育场放飞这两只风筝时,被当时街道里的一位文化干部看中,劝他参加市里的风筝比赛。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这次比赛中拿到了市里第一,从此他和风筝结下不解之缘。
“母子叠龙”一炮成名
真正让金月强获得业内关注的,是一只叫“母子叠龙”的风筝,为了这只风筝,他连续三天三夜没有睡觉。
1991年冬天非常冷,到了晚上,气温只有摄氏零下几度,瘦小的金月强冻得直哆嗦。但是,为了拿出创新的好风筝参加全国性比赛,灵感来时,他硬是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做风筝。母亲看儿子这么拼命,特地买了一台在当时还算是奢侈品的取暖器。
连续三天三夜奋战后,金月强利用机械传动原理,设计制作出一只“母子叠龙”的风筝。风筝上天后,在风力作用下,不仅左右两条小龙的鳞片会动,中间母龙的嘴巴和眼珠也会动。
“母子叠龙”上天后,整个赛场都轰动了。此前,虽然金月强已获得过全国风筝金奖,但这次却让他真正出了名。“母子叠龙”几乎让全国所有的风筝大师都认识了他。
担心没人接“金刚钻”
每年春暖花开时,都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也是金月强最忙的时候。他说,今年从农历正月初五开始,就不断有人来找他做风筝,连他手头正在研究的微型蝴蝶风筝,也没空做。
金月强原先的单位倒闭后,他自办了一家风筝厂,经常参加一些和风筝有关的活动,也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风筝。几年来已有了做风筝的“独家宝典”:他的风筝以高超的放飞性能见长。除了大型风筝,微型风筝也是他的特长。他所做的风筝中,最小的只有指甲般大。为了起到稳定性的作用,他还创造性地在风筝的翅膀图案上加粘了细绒毛,再配上七八米长的蚕丝做放飞线。
虽然有这“金刚钻”,却苦于没有人来接手。金月强苦恼地说:“做风筝不仅需要良好的美术功底,还要耐得住寂寞。对于挣不了什么大钱的风筝制作,不少年轻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金月强很担心这门手艺将来可能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