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6时许,330国道复线鹿城区双潮乡小旦村段发生了一起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一辆湖北牌照的大客车途经小旦村段时与一辆载货的三轮摩托车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驾驶三轮摩托车村民夏某因受重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记者在小旦村采访中得知,该路段因交通事故频发,被村民称为夺命的“魔鬼路段”。
330国道复线温州段原称330复线瓯青公路,于1998年通车,2004年路面重新加宽修建,提升为国道线。国道线从小旦村中穿过,道路长度300米。村里的老人把在这条路上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进行了登记,9年间共有34人(其中村民27人,外来农民工7人)死于这条仅仅300米长的路段。
记者对此深入进行了采访,试图揭开“魔鬼路段”的骇人面纱。
村民:道路设计不合理
330国道复线小旦村段为什么如此频繁出现有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呢?村民觉得道路设计不合理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村里的老人孙金岳说,从村口小旦村委会办公楼转弯处开始,是一段肉眼判断不出的下坡路段。村民经测量,高处和低处落差达到1.3米。车子转弯上直道后,不知不觉就会提升了速度。近300米距离的公路一直穿过整个村子,两旁紧挨着就是村民的房屋。既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故,为什么不将公路改道,从村子西南面直线穿过,这样既安全又可以缩短路程。
路政:人为缺口不少
记者采访了市公路管理处路政科副科长吴秋华。吴秋华说,针对双潮乡小旦村事故频发问题,我市路政对330国道复线实施路面大修,严格按照标准对全线的标志标线进行规范设置。
特别在小旦村庄路段增加了安全警示闪灯、减速道钉、斑马线和限速牌等有关安全警告设施;并投入数十万多元在经过村子的路段设置了隔离防护栏。在设置隔离防护栏时,却出现了不文明的一幕。很多村民不愿意让防护栏经过自家门口,路政人员安装时,部分村民进行了阻拦,少数村民还搬走了施工人员的工具。虽然经过几次修建,但是小旦村段的防护栏缺口还是不少。
对于村民所说的改道问题,吴科长说,这不是说改就可以改的。市交通部门是没有权利将国道线改道的,必须申报省交通厅。针对小旦村事故多发事件,早在2005年我市交通部门经过调研,将详细情况报省交通厅。
交警:行人违法比重大
从交警部门的交通事故信息系统可以看出,从2006年至今的330国道复线双潮乡路段发生死亡事故16起,有12起事故中交通方式一栏显示:步行。违法行为:行人横过道路未走人行横道。还有两起事故违法行为:非机动车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
交警一大队四中队副指导员林徳形告诉记者,330国道复线设计时速是70公里,为了确保安全,交警协助路政部门在小旦村口设立限速50码的标志,并在村口设置“前方事故多发”警示牌。全线设置安全警示桩,在小旦村内300米公路上内铺设双向8组震荡减速带,保证夜间行车安全。中队民警也积极联系乡政府,加强对村民的交通安全教育,还在各村设立了交通信息员。
2006开始,330国道复线温州段交通事故数字每个月都在不断地减少……我们也希望小旦村的交通悲剧不要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