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金某是临安农村一个普通农妇。4年前,金某前夫病逝,金改嫁,但一直没有生育,怀孕两次都流产了。
眼看儿媳年龄越来越大,婆婆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金听了,总感觉抬不起头来。2006年4月,金的例假没有按时来,金以为自己怀孕了,高兴地告诉了老公和婆婆。
不想,例假又来了!
金某骑虎难下,想到了假戏真做:假装怀孕,到时去偷个婴儿来代替。
不久,金的老公要到临安城区去打工,金以“方便检查”为借口也跟到了临安城区,两人租了一套房子住下。
金人长得胖,腰也粗,她在肚子上绑上道具,竟然连同吃同住的老公也没有一点怀疑。
去年12月底,眼看“预产期”近了,金开始盘算偷婴儿的事了。这天大清早,老公还在睡觉,金挺着“大肚子”说要出门散散步。
她来到临安市区一家医院4楼的妇产科病房,看见一个老奶奶正坐在病床上抱着一个男婴,婴儿母亲在收拾东西,好像要出院。
金微笑着迎上去,对老奶奶说,她是××村的,是她们的远房亲戚,特地来道喜的。老奶奶点点头说“知道知道”。其实金是瞎蒙的。金接着说,今天妇保站给婴儿做检查,她在医院上班,可以找熟人帮孩子免费检查。
老奶奶一听很高兴,抱着婴儿随金一起下了楼。婴儿母亲留在病房等她们回来。
走到医院大门口,金问老奶奶:“有没有带尿布?”老奶奶摇摇头。金叫她赶紧回去拿,婴儿由她抱着。
老奶奶刚转身走进楼,金就抱着婴儿拦下一辆出租车,直奔隔壁小镇的卫生院。然后给老公打电话报喜,说自己生了一个男孩,赶快来接她回老家见婆婆。
那边,老奶奶拿了尿布下来,发现孩子不见了,赶紧报案。警察查看了医院的监控录像,知道女人是抱着婴儿打车走的。
民警找到了那个出租车司机,追踪到卫生院,女人已经带着婴儿走了。医生回忆,他们是被一辆深蓝色的面包车接走的。民警调看了出城口的监控录像,又找到了面包车司机,一路追到了金的婆婆家。
此时天色已黑,金家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婆婆正抱着“孙子”笑逐颜开,左邻右舍都赶来贺喜。
见警察来要孩子,还要抓走儿媳,婆婆怎么也不相信,老公也傻眼了。只有金低头不响。
今天上午,临安法院将开庭审理此案。
医院新生儿被盗案常有发生
各医院采取了多种防范措施
2005年9月2日,江苏省铜山县一家医院,丁先生的妻子顺利产下一男婴,医生将孩子包好后交给丁先生。凌晨3点多,丁先生到楼道里拿了点东西,回到病房,发现孩子不见了。
丁先生追出楼道,看见一陌生男子正抱着自己的孩子往外走,跑过去争夺。男子把孩子往地上一摔,逃了。孩子被摔死。丁先生和医院打起了官司。医院承担40%责任,判赔两万多元。
为了应对新生儿被盗,各家医院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范措施。比如在杭州:
省妇幼保健医院:孕妇一进医院,医生就会提醒产妇和家属,以前曾有医院发生过婴儿被盗的事,婴儿一定要有大人陪护,不要让陌生人接近。如果产妇要离开病房去做检查,宁可请护工陪伴,也要留下一位大人看护婴儿。
婴儿出生后,医生会在婴儿的手腕上,扣上一个印着妈妈名字和婴儿性别的小塑料牌,随时核对。
邵逸夫医院:2005年11月,医院引进了一项美国新技术,在住院病人的手腕上绑上一根腕带,腕带上有条形码,里面输入了病人的所有信息,病人到另外科室去做检查,医生只要用一个识别器一照,信息就全显示出来了。
这种腕带目前正在开发作为新生儿的防盗产品。给新生儿戴上这种腕带,除了用作移动病历,还可起到定位监测作用。一旦宝宝离开了规定范围,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市三医院:每个新生儿的襁褓上都挂有一块身份牌,上面印有妈妈的名字、新生儿的性别、出生日期、重量和身高。
从病房到楼层出口,必须经过护士台,有护士24小时值班。如果有人抱婴儿离开,护士要跟产妇确认过,才会放行。
而在日本,有的医院新生儿已经被戴上防盗的IC芯片标签。据报道,IC芯片可存储婴儿的姓名、父母姓名、医疗记录和其他识别信息。芯片长约2厘米,由医院“藏”在婴儿身上某处。万一有人试图把婴儿偷出医院,医院的传感器就会报警,还会发出命令自动关闭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