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让生命之路花香满径
金华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但他们更有一颗博爱的心,当他们得知我省有2万多盲人在黑暗中痛苦生活时,他们勇敢地打破传统观念,表示要在身后捐献自己的眼角膜救治盲人,让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见到光明,有的还表示要在生命终止后捐献遗体,以作为医学研究之用。既当志愿者又当劝捐员
胡芳,兰溪市人,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年轻驴友。今年1月25日,她偶然看到《钱江晚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说是一个叫朱强荣的人不但自己成了浙江省首个眼角膜捐献志愿者,还当了一名热心的劝捐员。这篇文章触动了胡芳,兴奋的她立即与朱强荣取得了联系。不久,她便也成了一名眼角膜捐献志愿者,收到了由浙江省防盲指导中心寄来的捐献证书。前天上午,记者采访了胡芳。
一开始,胡芳不太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反复强调说自己只是想做成一件好事而已,并不想出名。不过,最终她表示愿意为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中来而“牺牲”一下自己。
胡芳说:“其实我早就有这样的念头了,只是一直以来不知道该到哪里办捐献手续。早几年的时候,我到新疆喀什看过香妃墓后,就很有感触,这几年又多次参加过同事、朋友的追悼会。所以我就想:人总有一死,在我们死后还有什么可以留下的?要是在我已经不再拥有生命的时候,因为自己的捐献能给生活在黑暗中的他人带去光明的话,那不也等于我们没有离开这美丽的大千世界,离开我们所爱的和爱我们的人,这不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这样来说的话,还有什么比捐献眼角膜等器官给他人更好的?
胡芳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不但是眼角膜捐献志愿者,我还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并且我把自己身后的整个躯体也给捐了。”
胡芳对省首个眼角膜劝捐员朱强荣特别敬佩,她说:“朱大哥早在1997年就填表成了眼角膜、肾和遗体捐献的志愿者。”正是向朱大哥看齐,胡芳目前也成了一名眼角膜劝捐员,“我希望一个带动一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愿意身后捐献眼角膜的金华市民还真不少
昨日下午,记者在“金华天下户外俱乐部”的总论坛里看到,网名为“心舞”的胡芳于今年1月下旬发了一篇题目为《生如夏花,死亦何为(器官移植生命延续捐献角膜造福人类)》的帖子,号召网友都来捐献眼角膜。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这篇文章的点击量有1700多,跟帖回复者有60多人。
当然,令胡芳最开心的还是有12名网友在她的号召和劝导下,也加入到了志愿捐献眼角膜的行列中来。
记者看到,在“金华天下户外俱乐部”总论坛里,各位网友对一个网名叫“蝶舞”的一家三口非常敬佩,原来2月15日那天,“蝶舞”一家三口一起填写了志愿在身后捐献眼角膜的表格。面对大家的赞扬,“蝶舞”在论坛里留言:“呵呵,其实是一直想做的事情,谢谢‘心舞’给我们这个机会,昨天是情人节,我们是老夫老妻了(据了解,‘蝶舞’夫妇不过30来岁,女儿也不过10岁左右),也没什么节目可做,不如了却一桩心愿,拉老公去填表。他也一直很支持我,遇见了机会就登记了。孩子嘛,还不怎么懂事,但是看见我和她爸爸都这样做,她当然也响应了。做完了这件事情镜,觉得很开心,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一个节日。”
前天,记者还电话采访了金东区多湖镇牛皮塘村的吴严忠。去年12月28日,吴严忠和妻子李娟出于对盲人施奇强(杭州市人)无偿为他们的女儿活体捐献角膜的感激,在女儿做眼角膜移植手术的当天,也双双填写了在身后捐献眼角膜的表格,夫妇俩都成了眼角膜捐献志愿者。吴严忠的两岁女儿苗苗出生时就患有角膜皮样瘤,尽管两年来她的视力还没有受到很大影响,但医生说如果不进行角膜移植,随着年龄大起来很快会失去光明。苗苗比许多仍在等待眼角膜的其他患者幸运得多,杭州盲人施奇强用捐献的角膜救了她(刚开始医生向媒体介绍时将吴严忠的家庭地址搞错,以至国内许多媒体误将吴严忠当做义乌人来报道)。前天,吴严忠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女儿的眼部将于这个月底拆线。如今,他们一家与施奇强一家经常来往,成了好朋友。说到自己与妻子共同成为眼角膜捐献志愿者,吴严忠说:“现在大家的思想都比较开放了,反正人死后都火化,不管有用没用烧了也就烧掉了,加上女儿这件事的触动,我们想还不如在身后将自己有用的器官捐献出来,也可以救治他人。”问及家里老人是否反对,吴严忠说:“现在看到我们女儿苗苗好了,当然也不会反对。”
61岁的胡建平,是婺城区雅畈镇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前不久,他特地委托敬老院院长徐景余与朱强荣联系,并填写了身后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表格。前天,当记者问胡建平怎么会想到在身后捐献眼角膜和遗体时,他说,不久前,他偶然看到《钱江晚报》刊登的省首个眼角膜劝捐员朱强荣的事迹,心想现在政府待孤寡老人不错,自己作为孤寡老人没什么可以回报国家的,如果死后能将有用的器官捐献给他人,使他人得到光明或使患病者得到救治,那么自己也是为他人造福。于是,就委托院长向朱强荣咨询捐献眼角膜、遗体的情况,后来朱强荣也给他打来了电话,赞扬了他的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