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启用的浴室
王彦德新盖的房里,有个小角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所在——浴室。“2003年我建新房的时候就想,以后用水条件会改善的,我们一定能洗上澡,到时候我再买个太阳能热水器搁屋顶,打桶水放在架子上,就能洗淋浴了。可是没想到建好后就赶上了四年大旱,连喝水都成问题,就别提洗澡了。”
浴室建好后,全村的人都赶来参观,啧啧称奇之余都说这是异想天开,直到现在,这间从未启用过的浴室还是全村唯一的“奇观”。
村里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洗过澡,讲究一些的,会在出生、结婚和去世的时候洗上个澡,但更多的人省去了结婚和去世洗澡的过程。
当过兵的王彦德见过世面,又因为是村干部,有时会去县上开会办事,他会趁这个时候在县城的浴室花3块钱洗一次澡。“最后一次洗澡是在去年10月份,我老婆最后一次洗澡是在1998年,我们回村里之前。现在她洗澡就是隔段时间用湿毛巾擦擦身。”王彦德几乎不用回忆,便清晰地说出了这几个时间。
洗澡如此困难,平时洗手洗脸多半也是能免则免的了。于是入乡随俗,待在村里的两天里,除了喝水,我们没有沾一点水,也同样没洗脸、刷牙甚至洗手。
晚饭后,袁绪勤打来一些水,一升左右,放在脸盆里开始洗碗,洗完七个人吃的碗后,又用这水刷了两口大铁锅、擦了11口陶缸和灶台,洗完的水已经看不出颜色了,而这水又被倒进一只桶里沉淀,那是要喂猪的。
第二天早晨6点,袁绪勤便起床了,她要为我们蒸馍。而通常,只会半个月蒸一次馍,然后放在陶缸里存着吃上好一阵子,因为蒸馍费水。
浙江水窖带来希望
龟裂的田里,王富贵老汉坐在他的架子车上,看着犁好的半片地。“有了水,我们就什么都会有了。”王老汉说,你看我们这儿的地多好啊,粮食多不挑嘴,只要有两场雨就什么都长出来了,就可以打下很多的粮食,一年的吃饭都不用愁了。有了水,就会有草皮,我们就可以养更多的羊,羊羔皮可以卖很多钱。“你问我浙江人建的水窖?这个村里就有很多,那真是太好了,这对我们当然太重要了,现在除了喝水,我还能用它来种几棵树,还能在我的院子旁边种点儿蔬菜,还能种上一亩西瓜,我们这儿日照强下雨少,种出来的西瓜特别甜特别好吃。”
走过一个院子,83岁的王奶奶赶出来,指着家门口的水窖对着我们喃喃地说了一大堆话。“她是在说,这口水窖就是你们浙江人帮助建的,真感谢浙江人,拿出自己的钱帮她建水窖,让她喝水不愁了。”乡党委书记朱炳贵说,去年10月甘肃浙江商会捐建的53口水窖,全部建在这个村,现在大部分已经建好了,等全部完工后,水窖口将盖上乡里统一制作的印有“浙江水窖”字样的盖子,这将是浙商印下的善行印迹。
无论多么缺水,每户农家只要听说我们是从浙江来的,都会隆重地邀请我们进屋坐坐,喝口水再走,“喝水”,这是村民们表达尊敬的隆重礼节。我们拒绝了一次又一次的邀请,只想留下一些对于他们来说等同于生命的水。
在这个村子的两天里,我们最终没有拿出准备好的纯净水喝,因为,这是对一个缺水村庄的尊重。
离开杨岔村的时候,王家媳妇挺着怀孕的肚子赶出来,送给我们每人一双手绣鞋垫,上面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那么地美而有生机。
杨岔村的渴、杨岔村的水窖、杨岔村的希望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同样挥之不去的是这里受惠的人们对浙商的一片感激。
而浙江商人在这片干渴的土地上又体会到了什么?
有对生命之水的无上敬畏;有对这第二故乡的惺惺相惜;更有着对于社会的责任。
习惯了盐碱味的水
在会宁县城,沿街小铺里总能找到浙江人的影子。
开家具店的天台陈家兄弟,在这儿待了快20年了,兄弟俩说着一口地道的会宁口音普通话,他们已经把会宁当成了第二故乡,哥哥陈言仁甚至把两个孩子也接到了会宁读中学,妻子的户口也转到了会宁。这么多年来,陈家兄弟俩的生活习惯变得和当地人差不多,习惯了吃面食,习惯了吃辣,习惯了吃蒜还习惯了非常节约地用水。
陈言仁的妻子笑着告诉我们,早已习惯了在会宁的生活,只是用水一直不太习惯,没法放开手脚用。在老家用水太方便了,哪像在这里,只能在脸盆里洗衣服,几件衣服洗下来,一盆水都不知黑成什么样了。“平时用水是到隔壁邻居家的水窖里去提的,一年付450元,说是可以随便用,但这是不可能的,这儿的水金贵,谁都不好意思浪费,所以我们不可能为了洗澡和洗衣服经常去打水。在这儿,有谁糟蹋了水,那是要被人骂的。”弟弟陈言恩说,刚来会宁的时候,县城里喝的都是盐碱味的水,难以入口,这几年县城引来了黄河水,水质才慢慢好转。
听记者说起“浙江水窖”的事,兄弟俩连声说,做这样的事太应该了。陈家兄弟说:“我们浙江商人在这儿赚钱做生意,靠的就是当地人的支持;而这个地方相对比较落后,这儿的人们更需要外来人们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喝的是水窖里的水,知道水窖的重要性,现在甘肃浙江商会开始组织建水窖,以后我们就能摸着门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