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良种、检修农机具、学习农技、转包粮田……今年春来早,日前,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龙游的农村,粮农正忙着备耕。记者发现,这里的农民,种田有了不少新套路。
新套路之一:“傅献军模式”
在小南海镇圩塘朱村一带,时兴的是“傅献军模式种粮”。
傅献军是这里的种粮大户,他发现村里许多农户因外出打工,早稻不种了,只种一熟晚稻自己吃,于是就与当地农友商量:这些季节性抛荒田由他种早稻,7月20日前归还给农友种晚稻。作为补偿,他为农友种植晚稻提供免费耕作、育秧及优惠价收割。这样,农友每亩可以节省成本150余元,而他将这些季节性抛荒的田用起来种早稻,每亩至少可增收80元。傅献军创出的这个种粮新模式,有效减少了粮田季节性抛荒,对国家、农户、种粮大户三方都有利,被称为“傅献军模式”。
“以种植服务换取粮田季节性经营权”的“傅献军模式”,受到农民欢迎。2006年,龙游县推广傅献军种粮模式,当年全县实现了种植面积与粮食总产“双增长”,“傅献军模式”功不可没。
新套路之二:种田不弯腰
在湖镇镇、龙游镇等地,谈起春耕备耕,粮农们对“双机双抛双千”特别来劲。因为这使长期“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告别了弯腰种田。
“双机”即机耕和机割,“双抛”即早、晚稻两季改传统的插秧为塑盘抛秧,“双千”是通过“双机双抛”的种植模式,实现早、晚稻总产双千斤的目标。
2006年,在粮农们种植的5000亩“双机双抛双千”示范基地上,早、晚稻两季年亩产1012公斤,比常规亩产798公斤增产214公斤。他们说,这样种田,腰不弯,田高产,今年还得这样种。
2006年,这个县的粮农们已购置耕作机5590台、收割机144台,机械作业面积累计达38.6万亩。“双机双抛双千”,把先进的农业技术与农机具相结合,不仅解放了“种田弯腰”的粮农,还成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新套路之三:种植“富硒水稻”
在横山镇卸厅村,农民谈春耕备耕,最感兴趣的是种植“富硒水稻”。
这个村出产的富硒大米卖到了每公斤9.8元,仍供不应求。原来,这里有天然的富硒土壤,这种稻米是在“百亩天然富硒绿色大米基地”上种植出来的。
2004年底,省地质调查院调查确认,龙游县的龙北、龙南有两条富硒土壤带,面积达98平方公里。龙游富硒地带土层松厚,矿质营养元素多,水源充足,种出的农产品可以当保健品卖。为此,县里在卸厅村建立了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对基地建设、品种配套、生产管理技术提出明确要求,实施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民规范种植、加工技术规程。对从事富硒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大户,给予技术指导,帮助发布收集信息;对具有一定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的主体,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眼下,龙游富硒农产品的开发已取得初步成效。2006年11月15日,由省农业厅组织的龙游县天然富硒大米开发论证会,认定龙游富硒大米中硒含量达到富硒大米的标准,属纯天然富硒农产品。为了让富硒大米增值,这个县还开发了“富硒发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