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话题的讨论,网友有很多角度,不少人说到了点子上。但这个话题,之所以会成为话题本身,却让人觉得不是滋味。
“现在,大学里的成绩好像根本不被重视了嘛,找工作时人家看都不看的。”上周,网友“原色!”在杭州网论坛上抛出了这样一个话题。
以分数论英雄已是时过境迁,但“成绩无用论”在当下却似乎颇有市场,而质疑之声同样不弱。十几年寒窗苦读取得的成绩,在求职时真的不被重视了么?招聘单位不看成绩,那看的又是什么?话题引起了上百网友的热议。
用人单位不重成绩重能力
网友“原色!”的观点,在网上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认为现在学习成绩在应聘时已经不被重视,用人单位只在意你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成绩单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摆设。
麦田上的云雀:一般看外表形象气质、语言谈吐表达、应变能力以及从事过什么岗位的工作,不看成绩单。
sss123 :大学成绩过得去就可以了。用人单位主要还是重能力,三个月试用下来就基本上可见分晓了。
很多用人单位的网友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手机1:我就是公司里负责招人的,就怕那些成绩好的“书呆子”。
大华水果:成绩和能力不能简单画等号。我们最近招的人,成绩还可以的,他自己说学过这,学过那,真的叫他做做,全不是那么回事。
成绩反映一个人的做事态度
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唯成绩论固然不可取,但只重能力不重成绩,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成绩也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人做事态度的体现。
第七元素:作为学生,学习很能体现做事态度的呀。对学习的态度不认真,能指望对工作有多认真?我一个朋友去面试时,对方就明确表示要看一下成绩单,认为这是基础。
张工人:个人认为那种不重视学习成绩的单位,一般来讲不是什么特别正规的单位,或者也是没什么长远眼光的单位。学习成绩不好,可以证明:(1)学习期间主次不分;(2)不够敬业;(3)毅力和耐心较差;(4)稳定性不够好。
深谷中人:我在单位正好负责招聘工作,总体看来,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和成绩是成正比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基础比较扎实,尽管一时可能上不了手,但假以时日,往往有很强的后劲。
技术性工作更注重成绩
还有不少网友认为,不同单位、不同岗位对成绩的重视程度也不同。
阿飘:个人觉得还是要看情况的,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专业课成绩还是挺重要的,也为招聘单位所看重。
xo731:关键在于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果是做研发的,或是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不重视成绩,那显然是没道理的。而且某种程度上说,成绩好的员工在自我学习和工作努力方面相对有优势。
能活学活用的最吃香
眼下“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唯成绩上”、“高分低能”者渐渐被摒弃。网友“走lll”说得好:现在很多单位更加重视面试,并不是说忽视成绩,而是更注重学以致用。说到底,会活学活用最好。
网友“likeit”讲了她自己的求职经历:我的英语成绩在班上还算好的,也过了六级,但是口语不行啊,一张口,就结结巴巴的。上回去应聘一个外贸公司,让我用英语说,傻了,结果可想而知。唉!英语这种东西,一定要会说会用才行。
学校教育要与市场需求对接
也有不少网友思考得更深入一层,认为目前导致成绩在招聘中含金量下降,不只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问题,更是学校教育如何与市场需求更好对接的问题。
月光城:现在一方面是大学生抱怨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在抱怨想招好的人难。可见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存在脱节。
大华水果:现在高校的门槛低了,但感觉大学毕业生的素质没10年前好了。用人单位最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和有责任心的人,可惜这样的人现在在应届毕业生中很稀缺。高校教育不能忽略这两个重点。
知识提高修养,这是一笔财富
读书为什么?在讨论中,也有一些网友流露出类似“用人单位不注重成绩,那还学什么呢,还不如多出去打工,积累经验的好”的观点。这遭到了一些网友的反驳:学习不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知识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
第七元素:不是有句话叫做“多读书胸中自富,勤写作笔下生辉”么。不一样的涵养,不一样的气质。
斑竹用户名:学到的知识总归是自己的,谁也偷不走,知识是自己的财富。
听听专家的讲法——
学术型和应用型各有侧重
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网友观点纷呈。那么教育界专家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我们采访了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的金海燕主任。
金教授认为,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人才的定义也应该多样化。就学习成绩与工作能力的关系而言,不同的工作岗位,应该设置不同的权重。例如工程师、厨师等偏技术行业,必须有良好的专业基础,成绩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又比如销售、管理等岗位,工作中会更需要交流、沟通等技能,与学习成绩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对成绩的要求也自然会宽泛一些。
这一点,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就已有意识地各有侧重。我们目前强调两类人才的培训,其中一类学术型人才,日后会往研究方面发展,学习成绩是培训重点;而另一类应用型或则说管理型,我们更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学习成绩的要求会放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