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祭奠”,这个名词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过,不少E家里的网友们对此却不陌生。
昨天,早报报道了浙大学生用GPS定位名人墓,制成地图挂到网上,通过网络平台追思祭奠先人。其实,网上纪念馆和网上陵园早在几年前就已出现,这两年民政部门更是大力提倡网祭,免费开通网站,供市民上传亲人的照片、文章。在这里,只需鼠标轻轻一点,虚拟的花圈、香烛、供品就可以供放在先人的“墓碑”前。
一大早,就有网友借钱塘E家的地盘展开了一番对网络祭奠的大调查。网祭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吗?
你怎么看待网络祭奠这一新事物?
懒猫:没试过,但是网络给我的感觉是虚拟、遥远、不真实的。也许只有那些在我生命中并不重要的人,我才会用网祭偶尔纪念他一下吧。
绝望的美好:祖辈、亲人、重要的朋友,我会到坟前去祭奠,也会在平时偶尔想起时,通过网络祭奠。网络是个好东西,可以在瞬间给你创造一个思念的空间,我会好好利用的。
丫丫☆:扫墓是对先人的尊敬,他们生前肯定希望后代能每年去坟前看看他们。不过,我能接受我的后代在网上祭奠我。我觉得,网祭要考虑到你所祭奠的先人对这种方式的认可程度。
Feng:我觉得挺方便的啊,还很环保、经济。其实说到底,祭奠是活人寄托感情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先人的想法?只要我们过得舒心省心,九泉之下的亲人是会理解的。
QQ糊涂蛋:网祭的好处很明显,起码每年清明前后,不会提心吊胆地防着清明大火了吧。网祭随时可以,没必要大家都挤在那几天涌向公墓,不会给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
天天:存在即是合理,为什么会冒出网祭这么一种方式呢,就是因为有很多人想着他,无论你是在哪个天涯海角,都可以在这一刻与很多人一起,守候在他的网络墓碑前,怀念他。
跳皮蛙:清明节是我们国家的一大传统节日,这些跟民俗、文化有关的节日已经越来越被现代人淡忘了,比如端午、重阳。不过,总算清明还是一个大多数年轻人都记得的日子,要是上坟、踏青这种具有鲜明清明特色的民俗文化也因网络而流失,那还怎么去保护传统文化呢?!
兰儿:其实网祭这种方式,想想都想得出,年轻人能接受,关键在长辈,清明上坟基本是他们在操持的,我们没说话的权力。我觉得烧香、供奉啊真的没必要,春天本来就天干物燥,很容易出事的。网祭是值得推广的文明方式,不过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