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因“民营经济大省”而备受瞩目,截至2006年底,浙江省生产总值的71.5%、就业的90%和税收的60%来自民营企业。浙江民营企业从小作坊发展到颇具规模的大企业,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要素资源紧缺的制约和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瓶颈,浙江民企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各界的格外关注。
浙江省工商联日前就浙江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报告给出了目前浙江民企自主创新的成就和经验、存在问题和危机、以后发展方向和措施等方面的答案。
报告认为,从“草根”走向“森林”,浙江民企自主创新取得的成就是值得骄傲的:自主创新的基本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突破口的一些条件和比较优势开始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规模企业已成为浙江省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形成了一批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民营科技企业,加快了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各类要素的集聚;鼓励自主创新的宏观政策环境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及金融支撑体系建设,企业自主研发成果快速增加,经济效益显著,根据浙江省中小企业局通过对372家企业的调查显示,拥有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或产品占31.74%,拥有5项专利以上的企业达22家。
报告显示,浙江民企自主创新存在四种典型模式:一、集群创新模式,如绍兴轻纺行业技术中心,选择以“股份制形式、集约化开发、市场化机制”进行技术创新;二、产业链创新模式,如新安化工的科技人员在1997年发现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氯甲烷,若不进行回收利用,势必会影响环境,该公司成立了8人科技攻关小组,2001年建成一套万吨有机硅单体装置,公司每年可增收1个多亿;三、跨界创新模式,如万向集团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构建了一张国际化网络,从产品走出去到人员走出去,再到企业走出去,目前,万向已经在美国、德国等7个国家设立、并购、参股了18家公司,并将研发机构设在美国;四、联合创新模式,目前全省有50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与全国500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成绩背后是浙江民企技术创新依然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思维创新能力亟待培养,政府和企业都渴望能找到破解创新瓶颈的长效机制,但缺乏参与国际竞合的经验、短缺经济时期形成的思维方式一时难以转变,束缚了企业的思维创新;制度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政府处于观念转变过程中,立项、税收和新的产业政策,尚未围绕自主创新及时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未得到充分体现;创新的办法急需突破,政府非常重视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但在具体办法和途径上还相对薄弱,企业存在零星办法多,系统办法少,推动管理创新的办法多,推动科技创新的办法少,着眼当前的办法多,兼顾未来的办法少;创新的保障急需跟进,许多企业缺乏技术人才和研发队伍,且科技投入非常有限,科技人才的无序流动和技术的随意拷贝缺乏有效的防止措施。
就当前国际和国内环境,调研报告指出民企技术创新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国外公司以知识产权为手段,挤压浙江省外向型企业的国际市场空间,面临逾越技术壁垒的挑战;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普遍存在“重引进、轻消化,重硬件、轻软件,重模仿、轻创新,重引资、轻技术”现象,其实质是缺乏系统的创新观念,避重就轻的创新策略积重难返;人才瓶颈成了自主创新的第一瓶颈,人才结构不合理和配置无序流动,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与自主创新的要求不匹配,从宏观层面看,企业与科研院校所间的人才流动机制没能体现“企业是自主创新主体的位置”,国家的各类人才政策在企业的倾斜相对不足。
为进一步增强浙江民营企业培育自主创新的能力,浙江省工商联建议:要立足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立足国际竞争的现实情况,着眼未来,分层分类予以政策指导和扶持;制订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当中;大力发展有利于科技信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组织;建立健全激励创新的企业分配机制,与人才的培养与留用机制相配套;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培育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在政策层面上,要围绕推动民营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做文章,给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如吉利集团是浙江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是目前国内轿车制造业“3+6”格局中惟一的民营企业,被中宣部、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代表,但与国有企业奇瑞集团相比,政府对吉利集团的支持,特别是资金、市场等方面相距甚远。这也成为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最大的期盼。
【百度一下(www.baidu.com) 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