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上坟扫墓的日子,可家住宁波金地小区的张根美阿姨却犯了难:一个多月前,老伴周志伟去世,遗体捐献了出去,什么也没留下,“我该到哪里去寄托对老伴的哀思呢?”
对此,宁波市民政局有关人士表示,我省第一个遗体捐赠纪念碑,正在镇海大同公墓里加紧建设,两个月后,张阿姨就有地方纪念老伴了。而记者了解到,在上海等已建有遗体捐赠纪念碑的城市,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也会到纪念碑前献上鲜花,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
开明老人坚持捐遗体
张阿姨介绍,老伴是一名老党员,今年72岁。早在10多年前,社会上刚开始有树葬时,老人就提出也要参加。
去年年初,老伴在报上看到有人去世前捐献遗体和器官,就跟张阿姨商量说,也要捐献。去年2月,老人不幸患了癌症,想到时日不多,就提出要捐献遗体。到了9月,他干脆一个人跑到宁波市红十字会登记捐献。
可捐献要家属签字,周志伟先要张阿姨签字,老人的大儿子没反对,但劝说只捐献器官,被老人一口回绝。老人有点发火了,执拗地说,到时骨灰也不要。没有办法,最后,家属都在上面签了字。
今年1月,老人病情恶化,再次住院。过了一段时间,大概知道自己快不行了,老人嘱咐家人一定要帮他了却这桩心愿,并坚持要呆在医院里,说在医院里捐献,接收单位接收时方便。
何处寄托哀思犯了难
今年3月1日,老人走了,家属遵照他生前的意愿,捐献了老人的遗体。
老伴走了,撇下张阿姨孤身一人。在金地小区的家里,张阿姨把老伴的灵位和遗像放在了客厅。张阿姨还沉浸在悲痛之中,但她说自己一点也不后悔,因为帮老伴了却了心愿,而且亲戚朋友也都说,老人选择这样走,很有意义。
可如今,家里连说话的人也没有,张阿姨说,自己真的很想老伴,也知道老伴永远不会回来了。清明节到了,人家都到坟头祭扫,可自己的老伴没有坟,也没有骨灰,她能到哪里去寄托对老伴的哀思呢?
捐赠者纪念碑下月竣工
对此,宁波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考虑到了张阿姨的心情。在镇海区大同公墓里,宁波市遗体捐赠纪念陵园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将于今年5月竣工。陵园里将建一座高约6米、长2米、宽2米的纪念碑。
在纪念碑两侧,各建一座高约2.5米、长8米、宽1米的小纪念碑,正面刻遗体捐献者铭文,背面刻部分器官捐献者铭文。
宁波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张阿姨只要凭捐献证,就可以办理“落户”纪念陵园的手续。目前,宁波市已有10位遗体和器官捐献者。捐献者家人都可以去在建的陵园看看,到时都可以办理入园手续。
素不相识者也会来献花
昨天,记者连线上海福寿园。5年前,全国第一座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在这里建成。目前,碑上已刻满了3942个捐赠者的名字,他们在去世前,坚持要让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实验,以为他人寻找诊治之方。
据福寿园负责人介绍,当今社会,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将感激和敬仰献给这些无私的遗体捐献者。不少前来扫墓的市民在为自己的亲人扫墓完毕后,也会特地来到这座特殊的墓碑前瞻仰许久,献上鲜花。
在宁波,记者随机采访了不少市民,一位市民的话也许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在清明节,我深深怀念并感激的不仅是我的祖辈和亲人,还包括所有为这个社会作出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