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农村群众到底在想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政策期盼,有什么样的发展渴望?4月2日,来到云峰镇隔溪村蹲点的当晚,吃过晚饭的我开始了此行的“必修课”——访农家。
没有镇、村干部陪同,我随机走进一些农家,聆听他们朴素而真实的心声。首先走进的是老农民陈金雄家。他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小儿子在县里一家拉丝厂做工,自己则是以种田为生,收入一般。
此前,我在村干部座谈会上了解到:隔溪村自身的立地和发展条件并差,但村民缺乏良好的发展理念,自我发展的动力不足,同时缺少农业产业支撑。所以,提问也就围绕“村里该发展什么产业”展开。我问老陈:村里可以发展什么?他回答说,茶叶这几年效益不错,村里有400多亩田,70%以上为山垄田,可考虑种植茶叶。我告诉老陈,我这个县委书记已经和镇党委书记程敏作过前期调研,村的产业定位是:先发展茶叶产业带,再发展茶叶加工厂。
我追问老陈:村里还能干什么,还能种什么?老陈没答上来。我问他:你对种植彩色番薯有没兴趣?老陈说彩色番薯是什么。我进行了解释。我说这个项目是上面争取来的,是订单农业,亩产值比较高,考虑在本村试种10亩看看,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老陈你要种不?老陈连说:种、种……看来,村民不是不想发展项目,而是缺少好的项目,他们对于好项目举双手欢迎的。
而村民陈水根想法更简单。依靠多年的手艺,凭竹篾加工供两个女儿上学。他的加工厂办在家中,属于典型的“家庭作坊”。据了解,一天的竹席加工量在30多片,加工量不算大,但竹篾加工的优势是: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且所需的人手少,家家户户可“单干”。这对于竹资源相对丰富的隔溪村来说,也是一条增收的好途径。
雨夜里,我又走进了村民钟根水的铸件作坊和一户来料加工户,听取他们对于村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一个多小时的夜访,让我对现今农民的真实想法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的理解。走农家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收获却大。在我们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晰,这需要当地党政干部静下心来,俯下身去,访民情,听民声,问民苦,认真地帮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更新思想观念。这对于我们,并不是一堂可以“选修”的课程。
我想,今后,农村要发展一项产业,需要多听听百姓的想法和意见,多问问群众政府从中应如何“作为”,惟有如此,我们制定的产业扶持政策,才能真正符合群众的“胃口”,而群众方能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主人翁”和“主力军”。
(4月2日,陈建波记于云峰镇隔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