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正在德国做博士后的学生已退出研究小组
浙大教授:佩服老科学工作者自责的勇气
本报讯近日,与化学有关的许多网站都出现了一封署名“中科院有机所林国强”的信,这封信长达3700多字,发于3月26日,大致内容是:2006年林国强院士的博士生程正(化名)在国际顶尖刊物《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但其后林国强发现论文数据有问题,经过半年查证后,他确认论文数据是伪造的。
“事已至此,我只能选择面对,而不是掩盖和包庇。我必须公布真相,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林国强在信中说。他昨天向记者表示:他已给《美国化学会志》主编去信,要求撤消该论文,同时将此事递交给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位和学术委员会进一步查证,详细情况需等待数月再公开。
历时半年亲自查证实验数据
程正是林国强院士的博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事发前正在德国做博士后。
根据林国强在信中的阐述,程正是一个关于苯酞研究课题小组的成员。在这个研究中,林国强他们期望“利用手性试剂控制的不对称质子化,探讨手性苯酞的合成。”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程正果然“实现”了这样的设想,并有进一步的“发展”。
2006年,这一课题的部分研究结果发表于化学领域的国际顶尖杂志《美国化学会志》(JACS)。不久程正毕业,去德国做博士后研究。
程正离开以后,另一位研究生徐欢梅(化名)接手了这一研究。然而她却无论如何无法取得程正那样的实验结果。于是程正被林国强请回国重复实验,可他也无法再做出同样的结果。当林国强要求他延期返回德国时,他却突然不辞而别,手机也处在无人接听或关机状态。在他之后的email中说:“不要再找我了,要怎样处理,你们看着办吧,我是不会再回头了”。
这以后林国强与课题组其他学生重新做了很多实验,发现程正的实验数据全都是伪造的。
院士自责管教不严
“他为什么要造假?”这位已64岁的老院士对此非常心痛,“他的造假,不仅是毁了他自己,也毁了我和小组的良好声誉。”
3月16日,程正在德国的导师告诉林国强,程正在3月初已经对他说起论文的数据有问题,因此他的聘用合同立即终止,并离开了课题小组。如果国内学位委员会核实他的造假情况属实,将有可能通报国务院学位办,撤消他的理学博士学位。
与此同时,林国强给《美国化学会志》的主编去信,说明事实原委,要求撤消课题组发表的那篇论文;并向有机所学位和学术委员会报告造假实情,自责管教不严,对造成如此严重后果表示道歉。
浙大教授佩服老院士
浙江大学化学系一位教授给他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们统发了这封信,以示警戒。有知情者认为,由于导师及发表造假论文杂志的地位都很高,这次事件带来的震动很大。
据了解,程正的论文所发表的《美国化学会志》相当于化学领域的《科学》、《自然》。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在这本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最多。
“可以说,它是中国有机化学领域最好的研究单位,代表了中国有机化学的发展水平。”浙大化学系教授说。而林国强院士则是有机化学领域的重量级人物,是这个所的前任所长,先后培养了30位博士、22位博士后,“做人处事与学术品格在领域内口碑都不错。”
就在今年2月26日,中科院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其中在“科学道德准则”一节,将“诚实守信”列为第一条。
“我很佩服林国强院士,这不是外人发现揭露的,而是他们自己重复实验发现问题,并坚持查证,直到最后自己撤销文章。我认为他已经做到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能
够直面自己的学生造假,我想这大概就是一名老科学工作者的勇气和气概。”据悉,著名《科学》杂志也曾出现因论文造假而撤稿之事,“即使是林国强带领的实验室,也不可避免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我们更应该警醒,对可能出现的学术造假睁大眼睛。”
今后导师如何相信学生
程正事件带来的另一个新问题是:如果博士生的实验数据可能出现造假,导师如何监控?林国强的一位同行称,现在有些导师很怕学生,能够核对的数据都尽量核对。“因为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有一些数据是无法核对的,除非导师亲自把所有学生做的实验都重做一遍,但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学生有意造假,那就更难发现了。”
但浙大化学系的一名教授认为,必须相信程正这类人只是少数,必须相信“性本善”。“这就像在食堂吃饭,你必须相信食堂厨师不会投毒,否则你难道每次吃饭前都查验一下?”
“诚信,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最基本保障。绝大多数导师都是相信自己学生人品的,相信学生成果的真实性,他不会也不能随便怀疑哪个学生会去造假。当然导师有时也会怀疑自己学生做出来数据的真实性,但往往他也认为那是实验假象或者是实验技术操作层面上的失误。如果导师整天怀疑学生故意造假,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那工作就没法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