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星期日多云
今天考察了蹲点的双红村和另外3个村(杨盛村、新征村、友联村)的综合服务社和村中心社区,收获很丰富,也很受鼓舞。前几天陪嘉兴市领导去看了战斗村和芦湾村。几个村的综合服务社和村中心社区,总体感觉很不错,房子有新建的,也有老房子改造的,但都很整洁。最关键的,综合服务社人气都很旺,像个农村中心社区的样子;村干部精神面貌都很振奋,大有新一轮发展大干一场的气势。
记得2005年夏天我在新仓镇集中调研了3天。战斗村的村级道路路况很差,村部办公场所破破烂烂,与周围漂漂亮亮的农民住宅小楼很不协调,村干部精神面貌也不佳,在群众中的威信也不太高。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这并不代表面上的整体情况,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发挥“领头”作用、村部办公条件需要改善以适应其承担的职能,是显而易见的。另一个问题是村里的卫生室很简陋,缺少文化、体育和老年活动等场所。而上级很多部门条线对新农村建设都提出了要求,我思考着要下决心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形成合力建设一个为民服务的平台,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市供销总社、新仓镇供销社和新仓镇政府联合在双红村建起了综合服务社,综合服务社包括村部、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场所、连锁超市及农资供应点、村幼儿园等,形成了“五位一体”模式,办成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农民单家独户想办而办不了的事情,形成了一个农村中心社区。1955年,新仓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订立结合合同的做法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和批示。今天综合服务社建设突出服务“三农”这个主题,可以说是“新仓经验”的创新发展。双红村的实践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我的想法得到了常委们的支持,跃荣同志主动请缨,负责协调推进这项工作。随后,我们常委会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决定以贯彻中央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契机,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创新发展“新仓经验”为特色,推进村“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社和村中心社区建设。决定花3年时间,在全市80个相对偏远并且有条件的行政村结合村部改造,建设综合服务社和村中心社区。资金来源问题,一方面整合各级各类各条线对新农村建设的补助资金,另一方面开展村企结对活动,争取企业对家乡新农村建设的资助。到去年底,建成了29个,今年还要建25个。在此基础上,扩大综合服务社的内涵,在硬件设施基础上,完善为民服务机制,就形成了村“为民服务中心”。
从调研情况看,几个村综合服务社和中心社区总体运行状况都不错,达到了预期效果,发挥了村“为民服务中心”“教育培训的阵地、便民服务的窗口、物资供应的站点、文体活动的场所、作用发挥的舞台”为一体的功能。通过全市上下这几年的努力,一批“五位一体”的村综合服务社和中心社区建起来了,新农村建设向前迈进了一步,受到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欢迎,感到很欣慰。同时,有些现象和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和重视:
(一)村部办公场所要整洁实用,不能贪大求洋。这两年我大会小会讲落实“三真”要求,关心基层干部。强调要建好村部,给村干部为民服务创造必要的条件。但这次蹲点调研和前段时间调研中看到有的村支部书记办公室五六十平方米,不少村干部一人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村干部办公占据的地方多了,直接让农村党员群众活动的地方就少了,这种苗头要及时制止。当然,这里也有规划布局上的问题。办公条件好了,村干部好的作风不能丢,走村到户服务的功能不能削弱。(二)加快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有的同志认为,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超越了当前农村的发展阶段。从新仓镇部分村的实践情况看,农村生产方式正在逐步变化,如农业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不少农户收割晚稻、翻耕稻田等都是请专业的收割机手、拖拉机手提供有偿服务;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变化,不少农户已经习惯了使用煤气灶,原来用作燃料的稻草卖给蘑菇种植大户生产上用,连土灶也不建了。这种变化为农户集中居住创造了条件。下一步要加快推进宅基地置换试点工作,先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三)正确认识和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一段时间来,不少同志责怪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我在一些会上也谈过这个问题。几天调研走下来,感觉到对农民群众的责怪多了一点。细细想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农村工业经济,凡是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的事,哪一样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农民群众求之不得啊。而围绕村容村貌建设,有些农民群众对出资出力就不太情愿。此事也要一分为二看。有些属于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来投资建设;有些是农户、农民应尽的职责,比如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管理。总之,要正确认识和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让群众成为民主决策、科学管理、享受成果的主体。关键是我们如何有效引导,干部既不能脱离群众,也不能做群众的“尾巴”。比如新仓镇友联村开展宅基地置换试点建农民新社区,农户刚刚搬进去的时候,一看怎么没有猪舍,没有土灶,感到很不习惯,一些农户就盯着村干部要求建猪舍、建土灶,如果这时候村干部迁就了这部分农户,做了群众“尾巴”,那么农民新社区肯定就“新”不了,但村干部认真做好工作,坚持没有同意建。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农户也逐步习惯了没有猪舍和土灶的生活,觉得家里没有猪舍和土灶干净多了。动员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也要有具体的机制,比如我们蹲点的双红村,家家户户门前都通了水泥路,而且形成了路网,不需要走回头路,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村通组的主干道由村里修,但主干道通到农户家门口这段路谁来买单?双红村的办法就是村里和农户各负其责:从农户到主干道的路,距离10米以内的由农户负责,修路的钱由农户直接付给施工队。这一办法农户都能够接受,联通全村每家每户的路网很快就建起来了。修路是这样,文明乡风建设、民主管理建设也是这样。“五位一体”的村综合服务社和中心社区建起来了,以此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的“为民服务中心”运转起来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发挥好作用。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如何深化,以上几个问题应当加以重视、研究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