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国家文化部回复浙江省政府,同意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礼由国家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绍兴市人民政府承办。这意味着,“祭禹”将升格为国家级。
为什么要升级?升级之后怎么祭?在现代的时间坐标上,祭禹的意义何在?……
原因:并非心血来潮,实是源远流长
据介绍,绍兴一直在为将当地流传已久的“祭禹”活动升级为“国祭”而努力。
这并非好大喜功,更不是心血来潮。绍兴市委副书记顾秋麟说,实在是因为“大禹这位上古英雄在历史上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
大禹同炎黄两帝一样,是华夏儿女共同敬奉的始祖。大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奠基者,又是中国古代的治水英雄。他在治水中不畏艰险、身先士卒、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品格,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
大禹与绍兴的关系,更是源远流长。
《越绝书》载:“禹忧民救水到大越,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墨子》载:“禹葬会稽,衣领三裘,桐棺三寸。”会稽,就是今天的绍兴啊。
绍兴祭禹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2059年左右,大禹子夏王启开端,祭会稽(即今天的绍兴)大禹陵已有定例,夏王启首创的祭禹祀典,是中华民族国家祭典的雏形。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公元960年,宋太祖颁诏保护禹陵,开始将祭禹正式列为国家常典。明清两朝的祭禹典礼最为隆重,两朝禹陵各达20多次,康熙、乾隆都亲临绍兴祭禹。
1995年4月20日,浙江省政府和绍兴市政府联合举行公祭大禹陵典礼,开启新中国祭禹的新篇章。随后,大禹陵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以来,绍兴市祭禹活动为“每年一小祭、五年一公祭、十年一大祭”。尤以2006年规模为最大,参祭人员达3000多名,自发前来观看的群众超过7000人。
祭祀仪式十分讲究。一般祭祀典礼从9时50分开始,意寓大禹为“九五之尊”;随后鸣铳9响,赞美大禹平洪水、定九州的不朽功绩;鼓手擂鼓34响,表达全国34个省、自治区、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对先贤的缅怀;撞钟13响,传达13亿中华儿女对先祖的绵绵追思。
一位曾参加祭祀的人士回忆,祭祀场面十分壮观。参祭人员要向大禹献上50年陈酿,身穿古代服装的少男少女跳着粗犷的祭舞,由此赞美大禹泽被后世的丰功伟绩和臣服万民的道德操守。
据悉,今年4月20日公祭大禹陵活动,大致按这样的程序进行。绍兴大禹陵广场举行的典礼后,祭祀人员前往大禹陵举行谒陵仪式。届时将邀请兄弟省市领导、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大禹后裔代表及社会各界代表4000多人参加,人数为历年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