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本周,杭州市的高三学生都经历了第二轮模拟考试。据悉,这次考试的排名对迎接高考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所以对于许多有高三学生的家庭而言,则又是经历了充满煎熬的一周。
“我每天早晨都听天气预报,然后忐忑不安地为孩子准备该穿的衣服,既怕她着凉,又怕她嫌热;
我每天都在菜场里打转,既要有营养丰富的鱼虾,又不能少了新鲜的蔬菜,而且还要有新的烧法;
我在家里总想跟她聊点学习事情,但是又常常不知该说什么。因为那些鼓励的话,比如“尽力就行”、“身体最重要”都已经说过N遍了……”
其实,上述“症状”都属于当下最典型的高三家长恐“高”症。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病症,过了暑假就不治而愈。
家长电话越来越多
记者到杭州二中采访。
一位高三女生说:“现在寝室的电话非常热闹,以前一天难得响一次,现在每天都要响十几遍,父母们轮流着在每天中午、晚饭后、睡觉前这三个时段,打电话来关照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衣服要穿够,饭菜要吃得好。”
与此同时,父母在学校里出现的频率目前也在上升。以前是每逢周末到学校接孩子,现在他们是每隔两天来学校一次,除了帮孩子整理寝室、把脏衣服打包回家,还要送来一些做好的菜肴、新鲜的水果,希望给孩子补充营养,增加体力。
“我跟儿子说什么好”
浙大附中高三年级的任课老师在这段时间过得并不轻松,因为第一、二轮的考前复习,不仅任务重而且压力大。
但是高三老师还要额外扮演一个角色——心理医生。据杭州某所一级重高的高三年级组长介绍,这段时间高三老师每天都要接到几个家长的电话,向老师述说与孩子的冲突、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失望,以及自己的焦虑情绪。
东方中学有位父亲打电话问班主任:“我现在回家不知道该跟儿子说什么?”原来,他的儿子本周的第二模考成绩不理想,他想让儿子再努力一下,但儿子反驳说:“你不知道我已经学得很累了?”而当他鼓励儿子说:“高考是为你自己,所以你不要有压力,考出水平就行”,儿子又嘲笑他虚伪。
面对这样苦恼的家长,高三老师自然要全力以赴安慰好,跟家长一起面对“高三集体焦虑”,而在班级里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绪和状态,期望学生们能在最后阶段坚持到底。
最怕身边“空座位”
从高二年级开始,杭州高级中学班级里的“空座位”就渐渐多了起来。因为早就打算出国留学的同学,开始不再到学校来上课了。当然,当时的人数并不多,所以学生们的心理反应不算激烈。
但从上个学期开始,高三年级的“空座率”越来越高。这其中有一些是因为学生被保送到名牌高校了,不必再经过高考的洗礼;而另外一部分同学则是在国内参加完高中会考,拿到高中毕业文凭后,开始去国外申请读大学。
“我的同桌是两周前突然不来上学的,此前她的保密工作一直做得很好,直到她请几个好朋友去家里聚餐,才告诉我们马上就要去加拿大了。”一位高三女生说,当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羡慕,想到她不用再每天连续学习十几个小时,自己的心情真是有些沮丧。
还有一些空座位,是由于高强度的备战造成体力不支,而被迫住院或在家“留观”的,这些空椅子特别让家长们感到心惊肉跳,往往联想到自己孩子身上,一丁点儿都不忍给孩子压力,大气都不敢出。
距离今年的高考还剩下最后的50余天时间。记者看到许多高三班级的倒计时牌都从教室后面移到了讲台前。教育专家说,在面对最后的冲刺时,调整好节奏和状态是至关最要的,千万别被恐“高”症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