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雕,作为一种街头的空间艺术,不仅起到了梳理历史文脉、展现文化底蕴的作用,更肩负着描绘未来蓝图、反映时代生活的使命。它们走进社区,走进大街小巷,走进广场景区,陪伴百姓生活,百姓们也心系城雕。
昨日读到本报《浙江城雕魂系何处》一文后,热心的市民和游客们纷纷来电96068和登录钱江晚报网络版((http://qb.zjol.com.cn),热议雕塑未来。
不妨给后人留些白
中学教师徐成: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龙翔说,老城区就像一张写满字的纸,艺术家想要再添几个大手笔,比较难。那么我们在规划城市时,能否为后人留些白?如果中国的米开朗基罗诞生在200年后,他的平台在哪里?
杭州市民方先生:城市雕塑不仅是艺术与雕塑家创作水平的问题,更是一个城市综合素质的反映,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市民素质、市民的精神状况。梁思成说,中国人对待建筑如同衣服,穿旧了就扔。欧洲人对待建筑如同自己的生命,只要生命还在,建筑也同样活着,与建筑相伴相生的城市雕塑就像这座城市的眼睛一样依然明亮。
如果我们在目前不能拔升国人的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那么就再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国人素质的提高,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国际艺术交流越来越多,今后肯定会有更多活泼的、形式多样的雕塑作品问世。雕塑将和社会、人一同进步完善。
要与环境奏“和谐曲”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大三学生李兰:杭州曾想把太子湾公园打造成雕塑公园,换一种思路,可以想想把杭州打造成“雕塑城市”。
施家花园居民陈刚:可以引进雕塑淘汰机制,杭州市园文局每年也评个“最不受欢迎雕塑”出来,既可以鼓励好雕塑竞争上岗,又可以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和关注度。
市民杨小姐:昨天钱报的文章里写了西湖边、老城区的雕塑传承历史,钱塘江边今后的雕塑展望未来,城东、城北、城西呢?每个城区的雕塑是否应该有不同特色、更强调与环境的协调?西湖边如果立了一个后现代的雕塑,难免会有突兀感,同理,如果工业区里放了一尊白居易像,也会显得两不搭。
多一些创新和参与感
北京游客钱女士:绿色草坪上,竖立着一只大红色的钩子,这是我曾在国外看到的一个雕塑小品。大连星海广场上有一组白色体育雕塑,网状的,十分漂亮。为什么杭州的雕塑都大同小异?古铜的、汉白玉的、花岗石的,只有寥寥几种材质和颜色,雷同而乏味。
外贸公司陈小姐:《罗马假日》里,有个奥黛丽·赫本把手伸进一个雕塑口中的镜头,雕塑是不是应该就这样,有些参与性?中国人是最热爱参与的,不然吴山上《剃满月头》雕塑中那个婴儿的脸、飞来峰弥勒佛的手背也不会都那么亮。
西湖雕塑应该多些婉转
上海游客陆澜:西湖边的雕塑大多正气、写实,我面对雕塑时能感悟到历史文脉的传承,并由此引发归属感和自豪感。可西湖是一卷水墨山水画,最美是风韵。中国的雕塑是否应该像中国画、诗词、曲调……婉转些,含蓄些,多些写意而非写实。无论是怎样的雕塑,总归是要给人以美感。
灵隐社区黄先生:西方雕塑理论要学,但也要学我们自己的。中国的雕塑有很多独创色彩,比如石窟造像。再比如,西方雕塑是按照人体比例进行创作的,大卫、维纳斯都栩栩如生,但中国的人物雕塑是根据人的视觉效果而来的,四大天王看上去很威猛,谁都不会觉得头重脚轻,因为依循近大远小的法则,雕塑头部离地远,所以要做得大一点。传承雕塑艺术的民族特色很重要。
工业题材未必适合杭州
杭州市民瞿先生:西方一些雕塑之所以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往往是因为它们与城市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题材等方面以该城闻名的历史传说、历史事件、人物或悠久的传统文化为依托。还有,这些城雕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著名甚至立即成为城市标志的。它们都经过了时间的洗礼和考验。
杭州目前只有三潭印月有类似的资本,不如就让它成为杭州的标志。
杭州市民张先生:杭州城市气质休闲柔美。因此,在城市雕塑的选题上,我倾向于表现传统文化底蕴。现代工业文明的那些题材,未必适合杭州的城市气质。不像北方一些工业重镇,具备了雄浑的阳刚之气,雕塑自然也倾向这样的风格。
杭州市民秦先生:杭州的内涵太丰富,如果没有一个雕塑能写尽杭州风流,那么,就暂时让“标志”缺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