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这么个故事:一位警察在路边跟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对警察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警察说:“是我儿子。”请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警察是什么关系?调查显示,在100名成人中只有两人能在规定时间内迅速答对!而很多孩子却能很快回答出来:“警察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警察的丈夫,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警察的爸爸,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反应反而不如孩子快呢?日前,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EMBA课堂上,组织行为学教授孙非通过生动的案例,告诉在场的学员:不少成人按照经验把警察推定为男性,自然得不出正确答案。管理中不少“偏见”、“心理效应”也会影响做决策和下判断。
认识偏差——
小心“情人眼里出西施”
社会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试验,分别向人们出示长相漂亮、一般和较丑的人的照片,要求被试者对照片上的人进行评价。结果长相漂亮的人几乎都获得较高评价,而长得丑的人则被评价较低。
孙非教授表示,这是因为人们认知上常走“捷径”: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了好的印象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发现某人某些方面不好,就可能认为他什么都不好。
孙教授说,这就像“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在热恋的时候,很难看到对方的缺点。“其实,很多老板也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一心理效应的影响,产生对员工认识上的偏差。”如一个员工的业绩好,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智力很高、聪明、热情、灵活、有创造性的下属。如果员工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如业绩一般或不太听话,那么往往就会被老板认为能力比较差。
苏东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孙非教授提醒,待人接物,如果只有横向视野而没有纵向视野,或者只有近距离视野而没有远距离视野,都会产生感觉和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导向失误。
反向思维——
业绩差的反而奖励更多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有这样的体会: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会觉得理所当然,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应该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每个人总是为自己合理的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人们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忽略了寻找内部原因。“有时候,那些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其实会出现完全相反的一种结果。”
孙非教授举了个例子,一家汽车公司的杭州销售经理,前年的销售额是1000万元,去年达到了2500万元。到了年底,他认为总经理肯定会重奖自己。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另一个地区销售经理前年完成1200万元,去年仅有800万元,却得到了领导的赞扬和比自己多的奖励。“他不懂得,影响老板发奖金的因素有很多。老板可能有这样的思维定势:能取得2500万元的业绩,是因为杭州市场形势好,水涨船高,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另一个经理虽然只销售了800万元,但那是在西部贫困地区,且今年很多大品牌进入市场,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还能达到近千万销售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聪明招数——
这样让孩子停止吵闹
一位老人附近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
每次他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决定“不给钱就不叫了”,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如果只有外部动因来推动,那么一旦这个力量不在了,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管理者应该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同样道理,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孙非说,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只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留住员工的心比留住员工的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