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这个干部专修班上的26名学生,不同于一般的青涩学子,他们在入学前就已经是话剧舞台上的精英。因此这个“明星班”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距也十分悬殊,“老大哥”王奎荣当时已经40岁,与最小的相差整整16岁。1988年,正是这个实力派豪华阵容在中央戏剧学院的剧院里上演了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桑树坪记事》。
当晚,聊起这部戏,所有人都激动起来。专修班的老师关嬴说,除了《雷雨》,这是当年唯一一部能让观众全体起立鼓掌的戏。
“在话剧界,没有人不知道《桑树坪记事》的。”王奎荣大手一挥,一脸的灿烂,“20年前,那是(话剧)最火的年代,我们连演十多场,场场爆棚。当时北京人艺也在同时上演话剧,结果演了两天,他们的演员全都跑来看我们演戏了!”
“我还留着那个戏的全部音乐录音!”谢钢笑道。王奎荣一听就乐了,张嘴就唱起剧中的一段陕北民谣,谢钢也立马和上去,一段唱完,二人大笑碰杯。
“当时排话剧已经很少有像那部戏一样,让演员下去体验生活的做法了。”谢钢说,“为了还原朱晓平的原著小说展现的农村文化,导演带我们全班人到小说故事发生的地方—陕西麟游县去住了一个星期!回来以后,每个人写一个小品,立一个人物。最后全班同学写出来的作品中的精华全部融入改编的话剧中去了,以至朱晓平现在都要说,这个剧是‘集体创作’!”
提起农村的体验生活,众人更是感慨万千,“那是事前根本没法想象的,”宋迎秋拉着记者的胳膊讲得绘声绘色,“没水,那个干啊!连吃的饺子都是核桃的馅儿!没有酱油,只有盐,我们带去的食物他们见都没见过。看我们是‘中央’来的,他们拿出最宝贝的’贡品’知道是什么?”宋迎秋举起面前的啤酒杯,手指在杯底比划着,“就那么一点已经放了半年的啤酒!”
“舞台设计到今天也不算过时。”谢钢拿起桌上的点心盘给我们比划,“一个斜立的能够旋转的大圆盘,竖起的一面做成一个个窑洞,转过来,圆盘整个平面就是一片农田。所有的戏都在这两个场景里完成。”
听几个艺术家们说得眉飞色舞,我们几个“80后”的记者们不禁心痒:哪里能看到这出戏?
这一问又引来一阵唏嘘。原来这样一部名声赫赫的经典,如今却成了86届专修班永远的回忆,和圈内人的“传说”。1988年以后,《桑树坪记事》都没能在话剧舞台上重现,即使是戏剧学院的学生,也只能靠录像来缅怀经典。“我的那盘录像已经被翻录了无数次,”宋迎秋说,“学生们都爱看得不得了,我现在干脆刻光盘了。”
“也有拍过电视剧,”谢钢说,“但搬到屏幕上就完全没感觉了。这部戏只有在舞台上才能展现真正的魅力。”
话剧百年的大好时机,能否让经典剧目重见天日呢?几位艺术家都有摩拳擦掌的干劲,不过,从现代观众的审美变迁到演员阵容等各方面的问题二十年来一直阻碍着这个话剧的“重生”。看得出来,《桑树坪记事》要从“传说”中走出来,还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