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记于柳城畲族镇华塘村)
草长莺飞的初春,雨后新晴的清晨,轻车简从来到南部山区的柳城畲族镇华塘村进行蹲点调研。考虑我县南北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选择了地处南部欠发达山区的这个村蹲点,意在通过对该村的调研,解剖麻雀,掌握实情,对欠发达山区的新农村建设进行深入了解。
到了村里,与村支书和主任等见过面后,我在村庄里转了一圈,与村干部边走边聊,对村庄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华塘村有261户790人口,200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3467元,村集体经济靠承包茶园等年收入3万余元。走在村间巷弄,感觉村庄比较整洁,村内道路基本完成硬化。村里于去年投资了30多万元(上面补助一块)开展了生态村建设,建了生态公厕和污水处理设施,卫生条件大为改善。
走进一户正在厅堂里炒春茶的农户,我顺手打开水龙头想洗个手,水管里却空空如也。我一问原因,村民们七嘴八舌就说开了。“村里的自来水隔天供水,而且只能放四个小时”,“旱季还保证不了呢,要挑小溪里的浑水喝”,“县里补钱刷墙治污水当然好,可没有比喝水更重要的事情了”,“宝剑山上还有泉水,就是没钱接不下来”……看到这种情形,我决定马上就实地看看供水设施和新水源。水源在村子对面一座名为宝剑山的山腰上。宝剑山离村庄五六里远,海拔700余米,山上绿树葱茏,植被较好。由于连日下大雨,今天虽然天气放晴,但山路仍是泥泞不堪,林间行走显得有些困难。费了好一番力气终于到海拔约500米处的半山坳,这里是现在村里正使用的水源处,有二泉眼,流水量却不大,蓄水池明显老化,树根破“壁”而入都已伸进蓄水池中,水池严重漏水。由村支书等人引路,我们继续往上登攀勘探新水源。逾往上走,路逾狭窄,及至后来已没有路了。拨开丛生的杂草和灌木枝,我逐一查看了村民们先前发现的三坑泉眼的出水情况,新水源应该能解决华塘村的吃水问题。新建一个蓄水池、一个过滤池,加五六里的水管,同时修好老蓄水池,估计要花费20余万元。随行的镇干部反映,类似的问题在南部山村比较普遍。
踏着下山的泥泞道路,我的脚步有些沉重。近些年我们加快了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已解决和改善了153个村7.65万人的饮水问题,但目前全县仍有12.6万农村群众饮水得不到安全保证。联想到东北部地区农民群众喝井水的水质也令人担优,看来改善农村群众饮用水条件应成为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我想,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突出重点,要分清轻重缓急。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要根据财力条件,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急需的地方。目前我县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对农民来说,解决饮水问题比其它这个那个工程更加迫切实用。我暗暗想,县里要加大投入,进一步调整投入结构,力争用2-3年时间全面解决全县农民兄弟的饮用水问题。
“没有比喝水更重要的事情了”,这句话到现在还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