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飞
(4月7日,记于柳城畲族镇华塘村)
华塘村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专业村。晚饭后,我与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一道走访茶叶加工专业户,了解茶叶生产销售情况。眼下正值产茶旺季,村里有半数农户家里在炒制春茶,全村有170余台炒茶机连夜工作,机声隆隆,人声喧哗,这成为华塘村一大特色“夜景”。
我饶有兴致地逐户察看茶农制茶,仔细询问一天的炒茶数量和收益,了解茶青采摘收购、制茶工艺、市场销售各个环节。据了解,茶鲜叶除了来自本村茶园,相当一部分从附近村庄收购。听说村主任陈玉飞今天一天茶叶纯收入有1500元,我很高兴。我鼓励村民们积极利用山垄田种茶,进一步提高茶叶经济效益。深夜10时许,我们到村口村民自发形成的“茶叶交易点”察看茶叶交易的情况。夜色中的茶叶交易点人头簇动,很是热闹。原来每到产茶旺季,村口就会聚集许多茶叶商贩,本村及邻村的茶农大多到这里交易。运输公司还专门在产茶季节为华塘村开通了凌晨3点的中巴班车。茶农若手头茶叶量少,一般就地卖给茶叶商贩,若量多且觉得商贩出的价格低,茶农便与商贩同乘一车到县城的茶叶市场卖茶。了解到这一情况,我萌生了一个念头,决定与茶农一起挤一挤中巴车,去感受茶农的辛苦,了解茶叶流通交易中存在些什么问题。
吃过宵夜,不觉已到凌晨2时50分。到得村口,只见收购了大半夜茶叶的经销商贩正在急急收摊,还有熬灯夜战炒茶的茶叶加工专业户也提着许是刚出锅尚留余温的新茶从家里赶来,他们装好大包小包的茶叶聚集在这里,在黑暗中等待着中巴汽车的到来。
3时许,汽车马达声震醒了夜色,两辆中巴车停在了村口人群和包裹密集处。顿时人们潮水般涌入车内抢位置坐下,茶香弥漫了整个车厢,疲惫的人和大袋茶叶塞满了车厢。忙乱中,有茶叶商贩就着车厢内昏黄的灯光翻看记茶叶帐目的本子,且不时用计算器算着什么。但大多数人屁股一粘着座位,蒙头便睡。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车子颠簸着上路了。静夜中的马达声格外的响,车窗外寒气逼人,窗玻璃蒙上了一层水雾。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深知稼穑的艰辛。对于华塘这样一个地处南部欠发达山区、经济水平在全县属中等偏下的村庄,茶叶的收入占了农民一年收入的大头,村民们在这一时节没日没夜地干活赚这笔辛苦钱,那是要用于一年的家庭开支的。坐在中巴车末排座位,看着一个个脑袋东倒西歪的酣睡模样,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茶农的辛苦。
约摸过了一小时光景,4时左右,中巴车开到了县城的茶叶市场。茶叶市场外的十字路口已十分热闹,挤满了好多客车,其中有去杭州的。据了解,茶叶商贩在县城茶叶交易市场交易后,要连夜带着收购的茶叶赶往杭州茶叶市场脱手。随同茶农、茶贩的人流到市场大门口,有管理人员先称过进场交易茶叶的重量,然后收取每斤1元的市场管理费。但见市场内人声鼎沸,灯光亮得如同白昼,人群这里一丛,那里一簇,足足有数千人在这里忙着交易。不一刻,华塘村支书陈义宣兴冲冲过来告诉我,他带来的15斤茶叶卖了48元一斤的价格,他这个档次的茶叶今早在村口的交易点卖44元一斤,扣除1元一斤的市场管理费和往返15元的车费,多赚了30元。
这时有人认出我来:“县委书记在这里!……”他们对我的出现感到十分意外。这时候近旁的许多茶叶商贩和茶农围上来跟我说话。“我们县的这个茶叶市场收费太高了,一斤茶叶要收市场管理费一元钱,高的时候要收四元钱!”“邻县的茶叶市场管理费便宜,收费只要千分之六!”“我们的茶叶市场太小了,你看这店面也太浅了,要是有一个茶叶仓库就好了!”“这市场现在只是临时交易,早上八时人就走散了,最好是人家找上门来能全天交易”……
他们把我当成一个知心朋友,亲热地在我周围七嘴八舌地聊着,我着实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信任。“为什么茶叶市场的交易非得要在凌晨时分交易呢?”我问。
“春茶每天的价格都不同,外来茶叶大客户到这里收购的几乎没有,头天炒制的茶叶最终都要赶在早晨到杭州的茶叶市场卖掉。” ……
我慢步走出市场大门,门口仍是川流不息的人流,身后仍是一片嘈杂和喧闹。我静心想:这个茶叶市场其实仍相当于华塘村村口的茶叶临时交易点。茶叶流通市场的不完善,影响着我县茶产业的发展壮大,直接影响了茶农的经济收益。我县作为一个拥有11.5万亩茶园的产茶大县,作为“中国有机茶之乡”,茶叶的市场流通问题看来亟需要有一个解答。我抬头时,原来天已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