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日益丰富的今天,一个小细节都可能成为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行业,可以称得上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只要你专注、用心,哪怕店面再小,一样能闯出自己的大世界。
我们身边还真有很多这样的小店:一家专卖烧烤的小店,每天晚上爆满,天气热的时候,一个月能卖1万箱啤酒;一个小面馆,有人开着宝马车去排队尝鲜;小小麻辣烫,队伍可以排上50米,老板给每个人排号:“你是55号,自己记住啊,不然等下吃不到了”……杭州很多“著名”的小吃店前都会出现一道风景——排队。
而这些小老板们,也在这小小的天地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当他们刚从农村里出来在城市摆起小摊时,当他们刚从单位下岗不得已开起小店时,他们可能还很自卑,还很迷茫。但如今,他们是那么的自豪,钱赚了,生活好了,嗓门都比原来响亮了。一家家的小店演绎着这个城市里的财富故事,也成就着一个人的人生梦想。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不管是建一个大集团还是开一家小店,其实都一样。
粥香不怕巷子深 成功秘笈:温情
“杭州有个地方,烧的粥真好喝,不过价格也高,最便宜的20多元,贵的要200元。”同事在办公室里嚷嚷,引起了大家好奇:这200元一锅的粥是鲍鱼还是鱼翅啊?同事画了张地图,小店藏在杭州一家通讯市场旁边的一条小巷子里,没图还真不好找。
走到巷子口,问路边的阿姨:“附近喝粥的地方在哪里?”阿姨指了指小巷子:“喏,进去就看到了,很贵的。”
终于找到粥店,有点吃惊,店面实在小得可怜,一个大冰箱,消毒柜,一排砂锅就占去了一半位置,剩下的地方只够靠墙放两张方桌。就这么个地方,一碗粥居然卖200元,生意还好得不得了?
没有菜单,不用点菜
我们入座,习惯性地要菜单。老板是一位年轻的潮州人,叫杨秀彬,笑着说:“我们没有菜单,如果信得过我,我来帮你们点。”
一会儿工夫,老板就端上几碟小菜,一盘芥菜牛肉,一大锅海鲜粥。
真的很美味,觉得不过瘾,想加菜,老板却有生意不做:“够了,再炒吃不完了。”
杨秀彬有不少老乡,在旁边的通讯市场里做生意。潮州人对吃向来很讲究,去年老乡们建议杨秀彬来杭州做快餐。
于是杨秀彬租下了18平方米的店面,主营快餐,顺便做点砂锅粥、牛肉丸等潮州特产。没想到,开业第一天生意就出奇地好,牛肉丸卖断货,粥也来不及做,快餐被催了一次又一次。杨秀彬觉得做快餐太累利润又太低,什么都做结果可能什么都做不好,于是决定主营砂锅粥,同时做点潮州菜,卖点牛肉丸。
“因为场地有限,我们的定位就是粥铺,冰箱里就十几种菜,连菜单都省了,顾客要选菜就给他报一遍。”杨秀彬说,很多熟客,由于他这里菜式固定,都已经习惯了让杨秀彬看人头点菜,杨秀彬对菜量把握得很好,对熟客的消费“一般都是四舍五入”,所以大家都很放心地让他点菜。
店里人来人往翻桌很快,果然基本都不自己点菜——就像回家吃饭,根本不需要问今晚吃什么?
粥铺成了老乡聚集地
杨秀彬十几岁就开始做生意,应酬比较多,常常跟朋友们到处去吃。前年他来过杭州,觉得吃不到正宗的潮州菜,曾打算来杭州开潮州餐馆,因为店面谈不下来,放弃了。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做生意出了点问题,索性就来杭州开粥铺。尽管现在生活没有以前那么富足,讲究吃的习惯却没有改变。
“我这里大部分菜直接从广东进货,尤其牛肉。我们那里杀牛,都是乘牛不注意用粗棍打晕,然后再杀。不像很多地方,牛是用电电死的,口感差很多。”杨秀彬以前从没接触过饮食行业,好在吃得多,舌头比较敏感,从当厨师的亲戚那学了一手就出来闯天下。正是他刁钻的舌头,加上新鲜的配料,小粥铺的名声一下子传开了。
为了保证材料新鲜,杨秀彬每天跑汽车东站进货,宁可卖断货也不敢多进。“运输成本是高了不少,关键是口味正,一到晚上这里都是潮州人,成了老乡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