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75号摊位上走开,小余就走到65号摊位前,在招聘板上仔细看了起来。
上周,宁波市人才市场的一个人才集市招聘会上,表面看来,小余和其他应聘者一样。但实际上,“我并不是来找工作的。”小余压低了声音。
小余离毕业还早,是宁波浙江万里学院某系大二学生,温州人。
而这场招聘会上,像小余这样的非应届毕业生也来了不少。大二、大三,甚至大一的学生都趁着没课的时间和应届毕业生一起挤进了招聘会。
面对求职遭拒
小余反倒高兴
在110号招聘摊位前,小余足足等了20分钟才轮到和招聘主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学电子机械,有实际操作经验吗?我们招的是机电一体化,要求比较高的。”对方问。
“还没有,今年刚毕业,希望有机会。”小余挠了挠头,显得有点紧张。
对方接着问,在机电操作方面有无特长,对公司产品是否了解。问题有专业的,也有非专业的。
对于一些专业问题,小余还能勉强回答上,但对产品了解和操作感受,小余老实地摇了摇头。
不到5分钟,小余被委婉地拒绝了。
面对拒绝,小余反倒觉得高兴,“这样才知道我到底还需要恶补哪些地方。等真正毕业时,才会更有竞争力。”
提前出击招聘会
就是想灵一下就业市场的行情
报纸上的一则消息,让小余在大二就和那些即将毕业找工作的师哥师姐们一起穿梭在宁波的各大招聘会场上。
“报纸上说,我们这个专业这几年的就业形势比较差,就像2000年的计算机一样,市场老早就饱和了。”
实地参加了几场招聘会后,“岗位难找”四个字深深地烙在了小余的心里。
现在,不光小余时不时地参加全市各地召开的招聘会,寝室里的其他5个同学也都趁休息或没课的时间,在招聘会上了解情况。
“这已不是第一次参加招聘会了。再过一年半我也要面临就业问题了,所以提前到这里来试试深浅,发现竞争真的很激烈。”浙江万里学院新闻系大三学生李耘说起来已经算是个应聘“老手”了。从大二开始赶各地的招聘会,连他自己也记不清赶了多少场。
“我们那时候出来还算比较晚,现在学校里很多低年级学生大一、大二就到招聘会和人才中心灵就业行情了。”
事实上,多数今年还没毕业就来提前找工作的同学想法都和李耘差不多。
不少大学生
在考虑选个实际点的第二专业
不少大学生除了关注本专业的情况以外,还关注其他专业的就业情况。小袁虽说乐观,但对就业面不算广的新闻专业还是作起了新的打算。
“准备通过自考考个第二专业,比如像图形设计之类的,好像需求量还比较大。多点资本以后方便找工作啊。而且要尽早实习,增加经验。”
-专家评点
大学生忧患意识提前了
但不能完全靠招聘会了解信息
中国职场网高级职业咨询师赵奕丞:
这其实是一种心态,表现在眼下大学生忧患意识的提前。
一方面,提早参加招聘会可以对相关的工作内容有所了解,可以学到应聘技巧,从中能获取经验。与用人单位建立人脉关系,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全面的求职信息。学生提早意识到就业,可以促使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化就业压力为学习动力,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摆正心态。
但如果过于把就业压力看得比学业还重,天天想着“就业难”、找工作等问题,而把学业抛在了一边,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需要提醒的是,只是通过企业对自己的报价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人的自身价值。尤其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因为自己目前与大学毕业后的能力和所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等同,所以在招聘会上的身价只是做一个了解,不能当成最终的定位。
所以,对于想了解情况的学生只参加两三次招聘会已经足矣,不宜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