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一头枕浙江双脚伸上海 民宅跨两省引发不少趣事

www.zjol.com.cn  2007年04月25日 07:19:4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湖的裴连根和黄芬娣夫妇,应该可以算是浙江和上海两地“最高”的人了吧,因为他们每天晚上睡觉时,头靠在浙江,而脚却伸到了上海。之所以有如此奇特的经历,完全是因为,他们家的房子刚好建在两省分界线之间。

  上海丈夫入赘平湖

  分界线上建两层楼

  这两口子的房子,建在平湖市全塘镇金桥村和上海市金山区裴弄村交界处。说起房子的来历,还要从他们的婚姻说起。

  裴连根是上海裴弄村人,1963年,以上门女婿的方式,入赘平湖市全塘镇金桥村,与村民黄芬娣结为连理。

  1964年,他们的大儿子黄忠林出生。由于当时政策规定,子女的户口必须跟随母亲,所以黄忠林一出生,户口就落在了浙江,属于地地道道的浙江人。然而两年后,黄芬娣随丈夫将自己的户口迁到了上海,大儿子黄忠林的户口却依旧留在了浙江。后来,裴家里又添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户口也都落在了上海。

  上世纪90年代初,老裴家的房子进行扩建,金山区政府就按户口人数,为老裴家批复了70平方米的宅基地。但老裴觉得宅基地太小,不能满足他们这个大家庭的房屋扩建规划。于是他脑筋一转,想到大儿子的户口还在浙江,就向全塘镇政府也申请了50平方米的宅基地。

  如此,老裴家这占地12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就跨省建成了。

  上海烧菜浙江吃饭

  中间只隔了一堵墙

  老裴家的房子惟一的分界线,就是房子中间的一堵墙,墙的东边是上海,西边就是浙江。

  因为这堵墙,老两口每天都在两省之间穿梭几十回,早中晚三餐都是在上海地界的厨房烧的,然后又端到浙江地界的客厅吃。而老两口睡觉的床,则一头放在上海,一头放在浙江。

  除了地理上带来的趣事,老两口的生活也因为地跨两省,多了一份别的家庭没有的“方便经”。

  老裴家的电和电话线,是从上海接过来的,而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则是从浙江接过来的。老裴每天用浙江的水和上海的电,同时烧一锅饭。夫妻俩给嘉兴的儿子打电话,就使用浙江邻居家小店内的公用电话,给石化公司的子女打电话,就用自家的电话。

  老两口把这些事情概括为:“怎么方便,怎么节约,就怎么做。”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钟成 黄淼君  编辑: 朱小燕

相关稿件

[4月25日·精粹]一幢民宅跨两省引发不少趣事

·千岛湖趣事 天上为啥前天掉钞票昨天又掉钞票 2006-05-08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