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拱墅区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胡大爷发现,最近来查房的医护人员中多了两张陌生的面孔,令他奇怪的是,这两个人更喜欢问病人各种有关心理感受的问题。
这两个陌生人不是普通医生,而是专门参与查房的心理咨询专家——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系硕士生导师骆宏博士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蕊萍。
这是今年以来,杭州卫生系统首次试行的“心理咨询师下病房”制度,探索住院病人身心同治的新医疗模式。截至目前,心理咨询师已在该中心查房3次,服务病人30余人次,发现13%的住院病人存在高危心理问题,如严重的抑郁、焦虑以及心理疾病躯体化等等,急需治疗。
13%住院病人查出心理问题
77岁的胡大爷是老病号,几年前因为心衰,每次天气起伏较大他就觉得气急、胸闷,一定要上卫生服务中心住几天。
上周二上午8点半,是中心行政查房时间。“这位患者的心电图等检查都挺正常了,但我们建议他出院,他却一直说自己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不肯走。”带队查房的陈辉院长向骆博士介绍胡大爷的病情。
“这是一种由躯体疾病引发的心理障碍。”经过多次沟通,胡大爷被骆博士诊断为疑病症。
陈辉介绍,国外医生对市民的心理问题一直很重视,近几年来我国虽然也越来越重视,但实际举措并没有跟上。
记者了解到,经过系统干预,胡大爷心情慢慢变好了,不仅吃饭开始有味道,睡前也不用服安眠药了,这几天他还开始下床到隔壁病房去串门了。
明年在全拱墅区推广
“目前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尝试阶段,主要是摸底调查。”拱墅区卫生局局长倪荣告诉记者,心理咨询师下病房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尝试、拓展、深化、评估和系统化五个阶段。
进入拓展阶段后,将有更多的心理咨询师进入病房,具体的管理制度也将拟定。在深化阶段,临床医护人员将接受全面培训,使之具备初级水平的心理健康知识,可以进行初步的诊断和筛查,及早发现病房中的心理危机情况,并及时向上一级心理咨询服务部门报告。今年年底,该制度将进入实际效果评估阶段,明年拟在全拱墅区卫生系统推广。
“将心理干预运用于身体康复治疗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现代医学与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杭州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给出这样的评价。至于整个杭州医疗系统能否实行这一制度,他表示,因为涉及到心理咨询师的数量与水平等问题,还要根据试点的情况再作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