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辉煌浙江精彩瞬间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喜迎党代会 > 媒体聚焦 正文  
    
热土孕育5个全国第一 浙企勇闯资本市场

  浙江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书写了五个第一:

  第一个以自然人作为发起人的公司“浙大海纳”;

  第一个以自然人控股发起上市的公司“天通电子”;

  第一个以自然人控股发起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浙江玻璃”;

  深圳中小板开市,新和成成为中小板的第一股;

  网盛科技成为A股市场的网络第一股。

  摆脱创业时的“家族制”色彩,借助资本市场,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浙江民企正在资本市场书写神奇。

  浙江上市公司取得的靓丽成绩,基于浙江经济充满活力、拥有众多符合条件的上市后备资源,也是各级政府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做大做强“浙江板块”,提升浙江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结出的硕果。

  五年,上市梦终圆

  本报讯“我们为上市等了5年,上市过程不是一帆风顺,但我们从没放弃过,为的就是让企业跃上一个大台阶。”浙江天马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兴法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中透着一丝疲惫,他刚从国外出差回杭,最近几乎成了“空中飞人”。

  3月28日,天马股份以65元/股的开盘价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当天晚上的庆功会上,公司又接到了一个好消息——之前一直谈而未决的风力发电轴承设备合同终于签订下来了。供应商本来并不想把设备卖给天马。“他们觉得我们是一家地方小企业,没什么名声,一直谈到3月27日晚上都没成功。”但天马一上市,对方就主动给他们打电话要求签协议。当天晚上,他们就签订了合同,大型设备也已经装船启运。

  上市,是从偏安一隅的小企业走向全国性大企业的关键一步。自2000年以来,浙江上市的企业增加了94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85家,比重高达90.4%。未来5年,浙江还计划80家企业实现上市。“如果你想企业更加规范,做成百年老店,上市就是企业做大的一个好途径。”浙江省政府企业上市办公室主任丁敏哲这样表示。

  我省上市公司历年通过证券市场募集资金累计640多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自身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制约,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万向钱潮、雅戈尔、绿城房产、网盛科技、新安股份等一大批上市公司,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龙头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主体。到4月17日收盘,全省A、B股上市公司市值为4531亿元,占全省2006年GDP28.95%,上市公司在浙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年轻民企,明天会更好

  “公司上市了,我们还年轻,明天会更好。”这是网盛科技上市后,总裁孙德良给公司中高层开会讲的第一句话。

  网盛科技上市前,30多名公司员工获得了股权激励,按目前股价计算,不少人都是千万富翁。孙德良怕这些纸上财富成为员工前进的绊脚石,才说出前面一番话。

  不少持有网盛科技原始股的都是2002年之前打天下的老员工。章玲现在是网盛科技市场部主管,5年前她从原行政单位辞掉“金饭碗”跳槽到网盛时,全家人都不同意。当时的公司还在高新大厦,只有50多平方米,墙上的漆都刮落,孙德良的房间只有5平方米,整个公司一共只有3台电脑,每个人在电脑上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轮换着用。

  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破灭之后,各个网站一片狼籍。孙德良的化工网凭借着“会员+广告”的商业模式,度过了这场危机,并逐渐发展壮大。2003年,在股市低迷的时候,网盛科技仍聘请了保荐人开始了上市历程,从一家私营企业改制成股份制企业。

  “过”、“否”——两部手机上的两个字决定了网盛科技的命运。2006年11月,当评委拿着小纸条宣布“浙江网盛科技公司获得通过”时,孙德良激动得满眼是泪,第一时间把“过”的短信群发给了公司高管。

 [1] [2] 下一页
相关稿件  
·营销大师“把脉”浙江民企 浙商应走出模仿困境
·浙江民企白手起家打造民族品牌 中国车,快跑
·民企开起“联合国大会” “洋打工”爱上浙江
·民企出资成立角膜捐献慰藉基金 捐角膜奖三千元
·民企人才需求旺 百强县近期纷纷来杭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