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7日讯
“8000美元”——杨冬晓要在捐款记录中再添上一笔。他刚刚得到的消息,4月24日,钱已从美国寄出,汇往浙江大学信息学院信电系“平安基金”的账户。
杨冬晓负责目前“平安基金”款项的接收统计工作。他说,基金收到的美元捐献金额已经超过了43万美元,此外还有18万多元的人民币,远远超过了发起者的预期。
与一般意义上的校友捐赠不同,“平安基金”的特殊性,在于其主要明确的公益对象——“浙江大学信电系退休教职工”,基金旨在帮助他们在公费医疗之外因病产生的经济困难。
由已经毕业的学生,自愿发起开设基金专户,对教师个体进行专项捐助,浙江大学宣传部负责人称,“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罕见”。
“表面上看来,是学生捐款,老师受益。而实际上,首先是老师的爱和付出,自然而然地激发一种感情的回馈。”蕴含在“平安基金”背后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校园最需要的东西。
同时,这个设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下的账户,将从校友段永平捐赠设立的配比资金中获得与目前捐款数目同等的金额,这也意味着,“平安基金”在启动之初有望突破百万美元。
捐款人只透露当年的班级
“802-79”,当年的浙江大学无线电系(现信电系前身)电子物理专业1979级班级的代号,现在他们专门用这个特别班级代号注册了一个网站,成为同学间联络的平台。
段永平、杨冬晓,是802-79的同班同学。毕业后,杨冬晓一直在母系工作,现在担任副系主任。而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永平,则在去年9月,携同“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向浙江大学捐赠4000万美元。作为中国高校接受的最大一笔捐资的主角,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信电系主任章献民透露,“平安基金”成立的背后,段永平也是重要的推手。“他思考了很长时间,该为母系做些什么,尤其是给自己的老师。”
对于自己教过的大部分学生,71岁的教授黄恭宽都能记得。以前信电系在之江分部的时候,单身青年教工跟学生住在同一个宿舍楼里,大家就像朋友一样。杨冬晓说,他们常常去找老师借书、借自行车,甚至嘴馋了,去借个锅来用。
学生和老师的这种平等和融洽,使他们保持着长久的联系。
“有一个班的学生毕业以后,90%的人都给我写过信。”后来黄恭宽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出差到某个地方,当地的学生请他吃饭,然后去“听一段评弹”。而段永平,在他看来,只是这么多年轻人当中普通的一个。
这些年轻人,如今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成立50年的时间里,信电系的毕业生已有12000多名。为了发起对“平安基金”的捐助,校友卢小林和卢国文还专门承担起了海外的联络工作。
捐款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瑞典,即便是在国内,也是从北京、深圳、上海、武汉各个地方汇到杭州,最大的一笔是由4名校友共同捐助的35万美元。统计表格里,捐助人都用了数字和字母代称,原因是,“大家都不愿意公开姓名”。
外界所能知道的,只是他们每个人所毕业的班级。
捐助是一种感情的回馈
尽管还没有正式公布,已经有很多现在浙大就读的学生,知道了“平安基金”设立的消息。
“表面上看来,是学生捐款,老师受益。而实际上,首先是老师的爱和付出,自然而然地激发一种感情的回馈。”学生们至今还记得上个月为林挺萃捐款时的那一幕。林挺萃是信电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2006级的一名硕士生,他的母亲病重需要大笔医疗费。3月19日这天,信息学院的研究生会组织在校园开展募捐。
一个网名叫“stwin”的同学,在浙大校园BBS飘渺水云间Guangdong讨论区里,发帖记下了这一场景——
“一位穿着极其朴素的女教师(职工)在我们台前徘徊……忍不住又转了回来看了看展板……似乎若有所思,终于掏出了口袋里几张挤得皱皱的纸币(约摸二十块钱吧)。我们习惯性地微笑着对她说了声‘谢谢您的爱心’,却发现她并没有离去的意思。……她悄悄地说,你们能不能多等一会?……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她拿着一叠厚厚的百元大钞递了过来,将钱一把塞到一位工作人员手里便匆匆离去,一句话也没有说……”
信息学院的党委书记徐国良把这个帖子小心地收藏了起来。他觉得,这样的教职员工,跟科研学术上取得成就的人一样,让浙大骄傲。
段永平不仅记得那个时候帮助过他的老师们,甚至是求学期间校医院的医师。他和几个发起者提议,将曾在校医院工作过的一个名叫卢少慧的普通医师的名字,也列入了平安基金的受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