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壁呈八角形,外壁呈椭圆形,看上去有点像客家的围屋——最近,在宁海县强蛟镇加爵科村一个叫四顾屏山的山顶上,就发现了这么一座外形奇特的建筑。
“以前,我们发现的围屋建筑最早在明清时期,这次的发现,把这个时间往前推了好几百年!”说这话时,干了20多年文保工作、在业界有“宁海活档案”之称的应可军,嗓音特别高。
他说,宁海围屋可以证明:浙江地区最早的围屋建筑,可以追溯到宋朝年间。
宁海围屋
建起来比客家土楼还要难
这间围屋建筑,共有24间,因形状像八卦图案,当地又把它叫做“太极宫”。
应可军说,目前发现的围屋,大体可以分为15种类型,其中,尤以围龙式围屋、城堡式围楼和四角楼最具地方特色。而这次宁海发现的是围楼,内壁呈八角形,外壁呈椭圆形,其建筑方法、用材与客家的土楼最为接近,但施工难度要大得多。
目前,八角形围屋仅在广东饶平发现过两座,在浙江地区还是首次。
事实上,客家围屋是客家居民在明清时期为防御土匪侵扰而修建的,而经过鉴定,宁海发现的这个围屋却始建于宋代。
“从建筑内保存的古代石碑、匾额和古树看,建筑是后人为了纪念宋代诗人林逋而修建的。”
为逃避皇上的追兵
建起了像迷宫似的房子
有关林逋的故事,加爵科村87岁的老者林绣芳,不厌其烦地给村里的孩子们讲过。
虽然是传说,但林逋确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
在当地的传说中,林逋是宁波奉化裘村镇黄贤村人,自幼丧母,家境贫寒,但因为特别喜好诗书,成年后在当地的诗人圈内颇有名气。
宋朝年间,林逋以教学闻名。有一年科举考试,林逋门下的4个学生全部中榜。他也因此被皇上请到御书房,教起皇子。
可皇子智商有问题,不管林逋怎么教,也成不了材。为避免皇上降罪,林逋在学生的帮助下,逃出了皇宫,在40岁时归隐杭州西湖孤山,一个人种了300棵梅树,还养了一只白鹤,人称“梅妻鹤子”。
后因皇上派来追兵,林逋只能假装得病死去,并偷偷来到宁海四顾屏山上,在那里建起了围屋,过起隐居生活。
至于为什么会把房子盖成这样,老人们说,这是林逋怕有
人发现,以此山为天然屏障,一旦有追兵杀进来,还可在像迷宫一样的房子里逃生。
围屋所在的四顾屏山,是一座孤山,从山脚到山顶,有1.5公里左右的盘山路程。“不管你从什么角度望下去,视线都非常好。”应可军感叹。
70岁的守护者
早上4点就起床打扫
说到围屋,就不得不说一个人,他叫薛维通。18年前,他开始独自一人住在围屋,看守围屋。
虽然现已70岁高龄,但薛维通给人的第一印象十分深刻:瘦小的他爬楼梯去拿菊花给我们泡茶时,行动迅速。
谈到围屋,薛维通表现得有些激动,张嘴第一句话,就是“我很想师傅。”
小时候,因为贪玩,薛维通经常到山上的围屋玩,时间一长,就和当时围屋守护人陈培钗熟悉了。
后来,薛维通拜陈培钗为师,并得到了法名净峰。陈培钗去世后,薛维通接替师傅守起了围屋,早上4点起床,打扫卫生,种花养树,修整墙面草……
虽然每天重复着这些看似枯燥的工作,但薛维通自得其乐,“这是先辈们一代代传下来的事,我能接过来做,是很高兴的。”
说到接班人,老人说,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
宁海围屋提供了有力证据
现在,文保研究者对这座围屋的考证还在继续。
让文保研究者兴奋的是,宁海围屋正好处在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而当时住在围屋两边村落的人以魏、林两姓居多,有记载表明魏姓人多为出海经商之人。
“据此推断,在北宋时,宁海水上交通十分发达,港口也多,已有宁海商人到日本琉球经商,这是证明宁波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的有力证据。”应可军说。
名词解释
客家人的围屋
所谓客家人,就是汉民族共同体内部的一支,经过长期的迁移,最后到达并定居在闽、粤、赣交界地区,并形成有别于周边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习俗和其他文化事象的群体。
围屋是客家人居住的主要建筑形式,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