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浙江精彩瞬间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喜迎党代会 > 媒体聚焦 正文  
    
浙百岁老人875位 生活品质提高主因

  寿冬爱:坐在轮椅上还奉献爱心

  在杭州萧山江寺社区,记者走进百岁老人寿冬爱家时,老人坐在轮椅上,精神矍铄,皮肤白净,脸上看不见老年斑。这位已经102岁的老人,精神面貌让人羡慕。

  其实80岁以后,寿老太一直被病魔缠身,胆结石、痔疮、胃出血、白内障等老年病,曾接二连三地降临到她头上,急煞了女儿一家。女儿带着她寻医问药,幸好及时治疗,才没落下后遗症。

  “假如8年前没摔那一跤,就不用坐在轮椅上了!”寿老太把灾难当作是福,尽情享受儿孙的照顾。

  在生活中,寿老太在乎细节,还特别爱清洁。每天早上起来,她一定要擦身。平时,习惯勤换衣服,屋里屋外,整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这样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有效地防止了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现在,老人胃口好的时候,还能吃两个猪蹄。但为了她的身体健康,女儿钟彩君还是多给老人吃清淡的蔬菜。

  钟彩君说,妈妈为人随和,乐做好事。3年前,萧山区政府发放的600元百岁老人慰问金,她就全部捐给了区慈善总会。以后,政府发的长寿补助费,加上子孙给的钱,她都以各种名义,捐献给社会上的特困家庭。虽然,老人没有什么积蓄,但只要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她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帮忙。

  现在,已是五代同堂的寿老太,每天坐着轮椅,时而捐款做点善事。

  赵凌雰:爱养宠物爱交朋友

  家住杭州五一新村的101岁老人赵凌雰(音同“分”),精神爽朗,脸上总是带着慈祥的笑容。

  前天,当记者走进她家时,她撑着手杖,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

  采访前,记者还担心无法和赵奶奶交流。但很快,赵奶奶的表现,让记者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她思路清晰,而且耳朵非常的灵敏,述说时,口齿也很清楚。1927年,赵凌雰从浙江省立女子中学毕业(现在的杭州第十四中学)。女子学校毕业后,她就到温州教书了。

  “我在温州教书教了16年书呢,呵呵!没想到吧?”赵奶奶说,当时,她可是全科老师(语文、数学由她一个人讲课)。

  “要不是哥哥强烈要求我回杭州,也许我会教一辈子的书。”赵奶奶说,因为哥哥办工厂需要管理的人才,她只得放弃教师的职业回到了杭州,在工厂管理的位置上,她一直干到退休。

  赵奶奶说, 20年前,她在一次读报中,看到一条养生的方法,就是全身自我按摩,她一直坚持着,即早上5点半起床,洗漱后,就用双手从头顶按摩到脚指头,这样需要半小时。这个时候,她还顺带听新闻广播,晚上睡觉前也是如此,平常吃的素荤搭配很均匀。因为生活有规律,赵奶奶说,她每天都非常有精神。

  一边的儿媳洪丽玉说,90岁那年,赵奶奶还爬上了宝石山,“当时,婆婆还成了杭城各媒体上的明星呢。”

  平日里,赵奶奶除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外,爱好也不少,看书读报听广播,她都喜欢,为来证明她还能看报,当着记者的面,赵奶奶拿起放大镜给记者念了一段报纸。

  “我家婆婆不仅爱读书看报,而且还很喜欢交朋友。”洪阿姨说,不说近的,远在江苏连云港就有一个,通信都几十年了。原来,连云港那个朋友,是赵奶奶女子学校的同学,这个同学也近百岁。记者在翻看她们的通信中,发现这对百岁同窗好友,非常童真,两人还相约今年春天去踏青呢。

  “呵呵!家庭和睦,儿孙这么孝顺,我清闲了,就多找点乐趣了。”看着记者,赵奶奶笑得一脸灿烂。

  沈玉姑很爱读报

  今年已102岁的沈玉姑,是杭州萧山区城厢街道的百岁寿星。现在,她和70岁的大女儿孙雅芬住在一起,四代同堂,其乐融融。儿孙孝顺,使老人活得自在快乐。一走进家门,映入眼帘的,就是老人整洁的房间。女儿孙雅芬,还给老人房间装了空调,冬暖夏凉,深怕老寿星病着。

  孙雅芬夫妇都是退休医生,对老人的养生保健格外重视。老人95岁的时候,查出有高血压。之后,就一直坚持服药。三餐饮食合理搭配荤素,口味也吃得清淡。

  沈奶奶每天的作息时间,也是井井有条:早上6点起床,晚9点睡觉。

  平时,老人有两个爱好,“杯不离口,报不离手”。

  沈奶奶喜欢喝茶,也喜欢读报。她一天要喝8杯茶,用老人的话说,可以少吃饭,但不能少喝茶;她人老了,但几十年养成的喝茶读报习惯,却一点也没有改变。在沈奶奶的床边,摆放着厚厚一叠报纸,她随手拿了过来,一版一版地读了起来。

相关稿件  
·拿杭州做范本 发改委推出城市生活品质评价体系
·倡导现代健康生活 打造“生活品质之城”
·富阳是杭州的哪块功能拼盘? 中科院专家把脉
·杭州实施六大卫生战略提高健康生活品质
·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 杭州商贸服务行业发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