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14日讯 上城区是杭州名副其实的“老”城区,急需改善的危旧房数量,占全杭州的80%。
杭州提出危旧房改善“民心工程”后,上城区积极响应,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年基本完成危旧房改善的设想。
上城区2007年为民办的八件实事中,第一条就是抓好危旧房修缮,启动2000户危旧房改善工程,让住在里面的老百姓告别马桶。5月11日起,改善工程已陆续开工。
危旧房涉及人口四万多
上城区现有危旧房建筑面积94.3万平方米,住户16301户、涉及人口46528多人。
这些房子设施简易、结构简陋、外形破旧、公建不配套、居住人口密集,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超(超使用期限)、改(擅自改变住宅性质)、缺(缺少公建设施)、隐(安全隐患)。
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危旧房长期存在于已完成改造地块的夹缝中,有的分布于规划道路、绿化或其他规划的非居住用地上,部分甚至在景区或历史风貌保护区内,改善任务很繁重。
四种改善类型确定
根据规划,上城区危旧房改善对象有三大类:木结构、砖木结构等危旧住宅;厨房或卫生间等设施不全的非成套住宅;其他需要改善的危旧住宅。
上城区今年将落实1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危旧房改善,目前,四种改善类型已确定:
一是对缺卫生设施的简易楼房与平房,实施拼接;
二是对没有拼接空间的平房,实行维修改善,帮他们从室内隔出独立厨房与厕所,并把排污与下水管道接进家中;
三是重建改善;
四是项目带动,即正在实施旧城成片改造地区,由当地指挥部把周围的危旧房改善工程一起带进去。
四处首批整治危旧房简介
今年上城区计划整治两大块,一是维修、拼接部分危旧房,解决2000户住户“如厕”问题。
另一块是源茂里等27处老房子,这些地块内危旧房数量有36.2万平方米,涉及近6千户人家,面积为上城区危旧房总量的38%。
具体项目为馒头山一期、王文韶故居等。
今天我们简单介绍首批计划开工整治的部分危旧房情况(方案仍在不断完善中)。
邮电路32号
改善面积/户数:1850平方米/30户
现状:这幢房屋建造于1980年左右,房屋为砖混结构,共5层,每层6户居民,每6户人家共用2个厕所。
按照每家三口人计算,至少9人共用一个厕所,特别是每天早上,因为掐着上班时间,“方便”之事最不方便。
改善措施:在尽可能不影响采光、通风的情况下,利用天井的位置新增卫生间。最终实现1户1厕,让大家告别拎马桶倒痰盂、排队上厕所的日子。
华藏寺巷18幢
改善面积/户数:2081平方米/50户
现状:共5层,每层10户居民,每10户人家共用2个厕所。华藏寺巷18幢的“如厕问题”也是上城区危旧房里比较严重的。
改善措施:在尽可能不影响采光、通风的情况下新增卫生间,实现1户1厕。
同时,还将对走廊里住户私自乱搭乱建进行整治,清除一些堆积在走廊过道上的私人物品;检修原有管道排水不畅的情况。
横河新村4幢
改善面积/户数:3429平方米/75户
现状:横河新村4幢位于大学路社区,房子造于1973年,年代比较久远,属于砖混结构房屋。
这幢老房子共5层,3个单元,每单元是1梯5户的布局结构,共有75户住户,每单元每层现只有1个公共厕所。
改善措施:横河新村的房子已经34岁“高龄”了,一些建筑设备在运转了30多年后,急需更新和修缮。
在此次改善中,将对房子陈旧、老化的水、电设施进行更新,换下旧电线,整好破管道,防止漏电、滴水,确保消防安全;
厨、卫设施也是横河新村的头疼问题,此次将通过拼接的方式,将原公共厕所改善后为就近住户的独户厕所,同时增加2个化粪池,原则上确保每户均具有独立使用的厨、卫设施。
同时,还将对建筑软件进行维修,比如粉刷外墙外观美化,装上路灯,搞好建筑的周边绿化等。
清泰街280号
改善面积/户数:1159平方米/29户
现状:位于长明寺社区,房屋建造于1977年,砖混结构房屋,共4层1个单元,每层现只有1个公共厕所。
改善措施:在保持原有采光通风的情况下,增加新卫生间。
因为管道老化,一到下雨天,便积水成洼,这次将通过整体排查,彻底解决排水不畅的问题,同时,对建筑周边路面不平整的状况进行初步整治,填平小坑,防止积水。
违规的乱搭乱建将被拆除,同时,更新老化的水、电设施,把裸露在外,如同蜘蛛网般的电线都有序地埋入墙中,既安全又美观。
整治过程中,还将配合周边的市政、环卫、绿化要求,种植绿色植物,增加垃圾桶,让路灯点亮夜晚的每个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