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龙 摄
浙江在线05月19日讯
明万历三十八年间(公元1610年)的茶叶随文物“时大彬紫砂壶”出土后,紫砂壶被小心保存,可古茶样却被当地老百姓你拿一把我抓一点地拿回去当药吃了,等茶叶专家赶到的时候,只剩下一小部分。这“幸存”下来的茶叶正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古茶样。
昨天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茶叶博物馆里,明万历三十八年茶叶第一次和游客见面,引起轰动。
最早古茶样
密存9年今朝亮相
“古代人喝的是绿茶还是红茶啊?”
“看起来保存得不错,现在还能喝吗?”
昨天上午,到中国茶叶博物馆的临时展厅参观明清古茶样的游客一拨又一拨,亲眼看到古代人喝的茶,游客们向解说员抛出了好多问题。
记者看到,明万历三十八年茶叶盛放在树叶型的玉白色茶碟上,大约有二三十“点”,看上去黑黑的、小小的,像蚂蚁一样,总共还不到一克。
虽然数量稀少,但这些茶叶却是迄今为止已知有确切纪年的最早古茶样,堪称极品。
“古茶样跟氧气接触后会炭化,所以9年来都放在密封罐里不展出的。”中国茶叶博物馆陈列部主任郭丹英告诉记者,这次在临时展厅专设一个展柜展出明清古茶样,为了满足市民、游客的好奇心,就取出一点明万历三十八年茶叶,和其他古茶样一起亮相,“前段日子去云南、北京展览我们都不舍得拿出来,今天是首次公开展览,为时一个月。”
村民拿来当药吃
古茶样仅存十几克
明万历三十八年茶叶本产自福建,现在杭州市民能在家门口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一饱眼福,还缘于一段鲜为人知的“寻宝”故事。
明万历三十八年茶叶1987年出土于卢维桢古墓,卢维桢当过户、工两部侍郎。1998年,当时还只有26岁的中国茶叶博物馆副馆长王建荣获悉——在福建漳浦县卢维桢古墓中出土的一个文物“时大彬紫砂壶”里装了满满一壶茶叶。王馆长意识到这可能是非常珍贵的古茶样,立刻带了三四个人飞到厦门,辗转来到漳浦文管会。
“我在文物库房看到这些古茶样的时候,它们只剩下了十几克。”王馆长说,按照紫砂壶的大小估算,满满一壶茶可能有三四两左右,但出土后,大部分的茶叶都被村民分掉当药喝了——当地有个习俗,认为喝了古茶样能治怪病。“不过总算是留下一点,经过商议,漳浦文管会送给我们三四克,把我们同去的几个人都高兴坏了。”
回到杭州后,明万历三十八年茶叶被安放在了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文物库房中,用恒温恒湿的环境小心翼翼地保存着,9年来从未“踏出”宝库一步。“虽然很难测定它是什么茶叶品种,当时用什么工艺加工,但经过考证,我们认为最大的可能是‘武夷变种’所做的炒青绿茶。”
观书法闻茶香
“书香茶香”香飘阵阵
在明清古茶样展览中,和明万历三十八年茶叶一同展出的还有清代“向质卿造”宫廷砖茶、瑞典哥德堡号沉船茶样、清代素心茶、清代“清源”砖茶、锡茶罐及贡茶等五个茶样。
瑞典哥德堡号沉船茶样距今有两百多年历史了,打捞出来后由于氧化变质,有的茶叶结成了块状;清代“向质卿造”宫廷砖茶方方正正的,茶砖呈现棕红色,仔细辨认就能看到上面有“向质卿造”四个字;清代“清源”砖茶则是当年流传到台湾的福建茶种。
明清古茶样展览是中国茶叶博物馆推出的“书香茶香”主题展览中的一部分。
“书香茶香”主题展览为期一个月,每天9时~14时每逢整点会推出免费茶艺表演和免费讲解活动,游客们还能在陈列展厅参加茶谜有奖竞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