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1日讯
“大郎炊饼香又脆,吃了一口不想走,吃了两口赛风流,吃了三口精神抖……”打着竹板吆喝着自编的顺口溜,这是杭州清河坊古街上“武大郎”最得意的一幕,而且他的烧饼据说也俏得很,一天能卖出不少。不过记者却听说“武大郎”不想卖烧饼了。
|
没生意,“武大郎”只得喝茶闲看。汪永春 摄
|
昨天下午1时许,记者来到了河坊街,虽然还没到盛夏,但头顶的太阳把来往的游客晒得直往阴凉地方躲。“武大郎”烧饼摊前已撑起了遮阳大伞。记者在“武大郎”烧饼摊前站了20来分钟,烧饼一个也没卖出去。
“这烧饼怎么卖?”“2块钱一个。” “大郎”以为来了生意,一下子来了精神。
一番交谈,“大郎”大倒苦水。“生意不好啊,天一热,烧饼就卖不动。”“武大郎”名叫张伟,老家在河北沧州,去年4月起在清河坊卖起了烧饼,一身“武大郎”的行头帮他招揽了不少生意。张伟说,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五一和国庆黄金周的时候,烧饼摊一天营业额能达到三四百元。可天一热,不管他怎么吆喝,生意还是一日淡过一日。
“可能我的烧饼太干了,夏天没有太多人喜欢吃。我想着是不是该换换口味了。”
张伟说,最近他也想去周边“考察”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新品种,可以让他的“大郎烧饼摊”在夏天也能热起来。他同时也真心希望热心市民为他指一条“谋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