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2日讯
昨天早上6点47分58秒,温州人南时珍、杭州人范文俊成功登顶珠峰,和他们同时登顶的还有其他3名业余登山队员。
“温州人的足迹遍布天涯海角,但自己是第一个登上世界之巅的温州人,感到无比的自豪。”昨天晚上19时,记者终于通过教练其加联系上了登顶后下撤到海拔6500米营地的南时珍,他兴奋地述说着自己登顶的感受。
经6个大本营才能登顶
南时珍参加的2007年中国珠峰业余登山队由6名队员组成,除了他和杭州的范文俊外,还有4名来自不同省份的队员。担任此次登山活动总指挥的是圣山探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其加,副总指挥兼攀登总指挥的是西藏登山队国家级教练旺加,全队配备了7名来自圣山探险的高山向导及8名尼泊尔夏尔巴人协作。
“要经过6个大本营才能到达海拔8848.43米的地球之巅。每升高1000米,气温就下降6.37度,而且严重低氧,海拔8000米以上长年处在11~12级大风的状态里,气温在零下30~40度。”南时珍介绍说。
4月14日上午11点左右,南时珍率先抵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其他队员也随后抵达。
“当我们的脚第一次踏在了海拔5200米珠峰大本营的土地时,一种莫名的激动从脚底传向全身,驱赶了全身的寒气。抬眼望去,珠峰从半山腰开始,被皑皑白雪深深覆盖着,好像要对我们隐瞒什么似的。同行的人有的为自己垒一个石头山、有的到世界最高的邮电局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寄纪念明信片,有的甚至拿出笔记本写下对自己最爱的人的表白。”南时珍说。
据此次登山活动副总指挥、攀登总指挥旺加教练介绍,大本营当时已经聚集了瑞士队、俄罗斯队、2007年春季中国珠峰业余登山队等15支国内外队伍。从4月14日开始,队员们进行了高山适应性训练。
训练分为2个阶段,内容包括从大本营徒步到达绒布寺,从5200米的大本营上升到5400米,从大本营到7028米的适应性行军等。5月5日下午,训练结束。
根据不同的适应程度和各自的身体状况,登山队被分为A、B两组,A组队员有大刘、范文俊、李向平和南时珍,B组队员为王秋杨、徐江雷。
“阿南平时比较安静,他还特别从温州带了爱吃的带鱼和虾,他比别人提前到了海拔6500米ABC营地。”旺加教练介绍说。
在歌声中,队员们顺利出发
万事俱备,只待冲顶。然而根据天气预报,珠峰地区却转向坏天气周期,预计坏天气将持续一个星期,5月20日前后才能出现好天气。A组队员在前进营地中只能等待到20日前后的好天气冲顶。
风对于登山队员来说,是个不小的威胁,当风力强度过大时,队员的行动特别艰难,而且耗费体力。前天,机会终于来了,这天天气特别好,出发时没有一丝的风。
前天下午两点30分前后,A组队员顺利到达8300米营地。晚上11点左右,南时珍和队员们正式出发冲顶。
晚上11时34分,队友刘福永、李向平、范文俊也在向导的带领下,出发了,对讲机里随时传来队员们的行进消息。
漫天的星星在闪耀着,它们时刻眨着“眼睛”,陪伴着队员们行进的步伐,登山的队员此刻却无暇欣赏,时刻关注着自己的脚下,加紧向目标冲刺的步伐。
为了队员们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大本营的工作人员就滚动地播放一些藏族歌曲和流行歌曲。
提前两天成功登峰
山越来越高了,阿南的步伐却越来越稳健了,行进速度增加,他进入了最佳的登山状态。
登山队员走过四五个小时后,就开始补充体能,他们会在山上露餐,吃些高热量的巧克力,因为山上氧气稀薄,队员们呼吸急促,嗓子也变得非常干燥,他们也会吃些润喉片。
“我们计划是在三天内完成登顶,没想到一天内就胜利返回。”从电话里,记者听到了工作人员兴奋的声音。
从海拔6500米到7028米;海拔7028到7790米;海拔7790米到8300米,再到顶峰,这是三天的路程,由于队员状态非常好,提前两天完成了任务。
经过7个多小时的跋涉,昨天早上6点47分58秒,南时珍成功登顶珠峰,其他3名队员也全部顺利登顶。同时到达顶峰的还有旺加教练及阿旺扎西等7名高山向导,一举实现12人登顶。
“当时满天星斗,没有风,天气很好,通过高倍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的人群。”南时珍告诉记者,在顶峰上,他觉得温州人的脚迹虽然遍布天涯海角,但自己是第一个登上世界之巅的温州人,感到无比的自豪。
不过其加在电话里说,从严格意义上讲,登珠峰下撤到6500米ABC营地才能宣布登顶成功,因为有过半的危险情况是发生在顶峰返回到ABC营地的途中。
昨天晚上,南时珍和队员们顺利回到ABC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