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浙江精彩瞬间 更多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喜迎党代会 > 媒体聚焦 正文  
    
行善积德游子情 记一个村庄的8年变迁

  即使远在千里,也心系故乡。温州陈坦村村民用自己的反哺之心谱写了一曲“绿叶对根的情谊”。

  陈坦村,温州乐清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从1999年起那些在外面事业有成的农民纷纷回乡捐款。8年来曾经外出打工的游子们自发自愿给家乡捐款160万元,现在这个小山村拥有包括老人福利、教育等五项专项善款。“我是你的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些走出陈坦的游子用自己的善款和反哺之心为这个老革命根据地注入了新的生机。

  - “能人们”慷慨解囊

  1999年,张岩川发动了在外面做生意和工作的人在村子里设立了老年人福利基金——这是陈坦村的第一个基金。这个提议得到了陈坦村那些在外面做生意的“能人”们的热烈响应,很快就募集了36万元。

  “我们把空在那里的祠堂重新整修了一下,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买了电视机和温州鼓词的vcd碟片。”老年福利基金的第一个项目就这样落成了。

  张山权是陈坦最出名的“能人”,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出门打拼,辗转永康、天津、北京等地,如今已经是北京一家建材市场的老板,在2005年6月1日陈坦村的教育专项善款设立时,他一个人就捐了10万元。今年4月11号,张山权本来打算去香港出差,但是听说陈坦村要设立第五个专项善款时,二话没说当天就退掉了去香港的机票买了回家的票,就是为了捐上3万元钱。

  说起这些年的经历以及为陈坦村所作的贡献,这位大山里走出的老板却非常低调:“说我们生意做了多少大其实也没有,我只是觉得自己出来了,无论自己赚多赚少,能给家乡办点实事是真的。”

  “我也曾经想过回陈坦村搞企业,但是这个地方除了风景好没有什么资源,地理位置也不理想,我考虑了很久,陈坦以后如果想发展得更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教育搞上去,把我们的小孩好好培养起来。”张山权抱着这个想法捐出了10万元钱。

  跟张山权一样,在江苏盛泽开了一家纺织厂的张山友也从陈坦村出来十多年了。张山友的父亲张金宽是陈坦村的老书记,“也许是这个原因,我特别关心陈坦村的发展,每年回去看到陈坦一点点的变化,我都会高兴的不得了。1991年我出来的时候,我记得那时村里全是黑漆漆的老房子,现在很多楼房都盖起来了。”当张山友听说要捐钱的时候,也是第一时间和父亲各拿出2万元,交到了张岩川的手里。

  -五项善款物尽其用

  “能人们”捐赠的善款陈坦村进行了认真的分配和规划。陈坦村去年专门组织了村里70位70岁以上的老人到杭州旅游,很多老年人一辈子呆在陈坦,甚至连温州市区都没去过,这次出门让这些老人饱览了一路上的好风光。

  “我们还每年组织老年人免费体检,经常到雁荡山、温州动物园这些地方免费旅游。”64岁的王珠兰老人告诉记者,“现在的晚年生活很幸福。”

  就这样,8年间教育发展专项善款、农业发展专项善款、党员关爱基金逐渐设立。在这些善款的支持下,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能得到适当的照顾、孩子们在学校拿了奖状、考上大学还能得到村子里的奖励、种田的人一亩地能得到100元的补贴……在陈坦村教育专项善款2006年度奖学金发放表上,记者看到了5名考上大学的学生分别获得了1000到1500元的奖励,研究生顺利毕业的张旭金也获得了2000元的奖励,而考上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张琴丹因为家庭困难还获得了7000元的无息贷款。

  “每年我们都举行一次教育善款发放大会,把全村的孩子家长都请来,给那些获得奖励的好学生戴红花、发奖金。”在张岩川看来,这些孩子就是村子里的希望,因此这件事特别要“大操大办”。

  今年4月12日,村子里的第五个专项善款——陈坦村关爱民生专项善款设立了。“再设立关爱民生专项善款就是让前四项专项善款没有覆盖到的困难人群都能得到帮助。我们村子里有40多户比较困难但是还不够享受低保的困难户,他们或是生了大病、或是遭遇了天灾人祸,对于他们我们不能放手不管。”张岩川对记者说。这项善款设立当天,陈坦村在全国的能人们都回来了,“当天我们就募集到善款76万元。”

  学一个字奖一元钱 “母亲学堂”开课了

  “a、o、e……”把这些最最简单的拼音,对乐清陈坦村的五十多名妇女来说把它们读正确了绝对是一项挑战。5月17日晚上8点,乐清陈坦村的祠堂里坐满了人,清一色的都是妇女。她们努力模仿着讲台上老师的发音,但是不时还是有人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引起其他人的偷笑,这天晚上,陈坦村的“母亲学堂”又按时开课了。

  “母亲学堂是5月13号母亲节那天刚刚开课,以后我们的村民教育学校除了搞文化补习还要搞职业培训。”陈坦村党支部书记张岩川对现在母亲课堂的火爆场面也非常满意,当初为了吸引这些“家庭妇女”来听课,他们甚至出台了“学会一个字奖励一块钱”的办法。

  “这都是用那些在外面做生意的‘能人’捐的钱办的。”张岩川对记者说,“别看我们的村子不大,在外面做生意的、工作的那些人捐回来接受的善款总额超过160万元,这些钱给我们村的在校学生、困难党员、孤寡老人,给村子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记者手记◆

  回馈家乡的游子心

  记者在陈坦村的村口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满了陈坦村这两年的获得的荣誉——小康村、乐清十大最美丽村庄……无论是母亲学堂里的阿婆还是田间耕作的村民,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蓬勃的朝气。

  新农村建设之初,有人就曾经指出城市像一个吸力强劲的磁铁,把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统统吸走,相继出现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也成了社会关注的问题。可是没有了顶梁柱的新农村,谁来建设呢?

  陈坦村的“能人们”用他们游子反哺的行为,让我们对“农村空心化”的担心稍稍放松。他们当年离开了乡村,但是并没有人走心走,他们捐出的一笔笔善款,设立的一项项专项善款,是他们对故乡之爱的一种表白。正如张山权所说,帮助家乡发展方式很多,不一定非要捐钱。反哺乡村,最需要的就是这样一颗游子之心。

相关稿件  
·农民工黄志强:做城里人的感觉,真好!
·喜迎党代会·党建篇:村里有了温馨的“家”
·为和谐保驾护航 浙江警方力求每一处都平安和谐
·喜迎党代会特别报道:动漫人赶上了好时候
·喜迎党代会特别报道:五年免费,浙江"文"气更盛
·浙江人均GDP提前3年达到第11次党代会提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