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25日讯
“这哪是手机,这是手雷!”电影《手机》里的这句著名台词,似乎正在变成现实。日前,温州某快递公司给每一位业务员配备了一部新手机,通过这款手机,公司管理者可精确掌握每个业务员的具体位置。部分员工担心个人隐私因此泄露,选择了辞职。
记者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司为了保证员工工作效率,开始用手机定位员工;而“盯人”也成为一种新行业,“盯人公司”应运而生。
相关法律专家表示,为员工进行定位可能涉及侵权。管理学专家则认为,手机定位虽然可以精确掌握员工每天在“做什么”,适度使用确实可以起到量化业务员业绩的作用,但这种看似精明的管理模式却并不高明。
![](http://www.zjol.com.cn/pic/0/01/74/34/1743450_394068.jpg)
事件
公司配发定位手机引发员工辞职
温州一家快递公司的业务经理赵小松(化名)最近有点郁闷。不久前公司给每一位业务员配备了一部新手机,这部新手机有全球定位功能,公司管理人员只要打开终端设备,就可以从电子地图上看到每个业务员目前在什么地方,停留时间是多久。
然而,这样一款让人“无所遁形”的手机,让一些员工产生了反感和抵触情绪。因不满自己受到监控,部分员工提出了辞职。据赵小松说,目前已经有数十位业务员选择辞职。
该公司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吴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否认员工离职是因为手机被定位。“快递公司员工流动性本来就大,人员更替是正常现象。”
吴鹏表示,他们并不是温州第一家给员工配定位手机的公司。这种手机在温州很普遍,主要用于公司的销售人员或者跑业务的人员。许多老板通过这种方式来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公司给员工配备手机,“也是为了给员工提高福利待遇,以鼓舞士气”。
为员工配备定位手机的远不止温州的一些企业。可口可乐(中国)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对其浙江区销售代表进行“定位”。
可口可乐(中国)公共事务及传讯部相关负责人说,此前公司业务代表拜访完客户后,需要回公司填表,说明拜访了哪些客户,以及客户需要进货的数量,现在通过手机就可以传回这些数据;同时还可生成拜访客户的路线图,减少员工重复性劳动。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可以掌握每个业务员是否在岗、是否花精力在自己的业务上。
这名负责人表示,公司为业务代表配备定位手机的做法,是利用高科技提高工作效率,不涉及侵犯员工隐私。
帮公司盯梢员工成为新行业
眼见希望掌控员工动向的公司越来越多,一些“盯人公司”开始涉足这类业务。
“大企业比较规范,给员工配备定位手机,会明确告知员工。很多中小企业也很想定位员工,但一方面不愿意投入太大成本,另一方面也不愿意让员工知道,所以我们公司就有业务空间了。”杭州一家调查公司的总经理沈先生说。
沈先生说,“盯人”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企业提供员工的手机号码,“盯人公司”会使用一套软件系统对这些员工的手机进行定位。
“盈利很可观。”沈先生说,“我们每个月提供一份员工个人月行动报告,每份报告的开价大约是6000元,一般来说,一单生意至少有10多个对象,每个对象以6000元来计算,一单生意就可以获得近两万元的收入,找我们做员工定位的企业还不少,大多是有销售任务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