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新农村建设
—— 记省派驻北仑区新碶街道贝碶村农村工作指导员陈烈荣
2006年6月,从高校毕业后一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担任教师的陈烈荣接到命令:到农村去当指导员,时间一年。他打点行囊,告别妻儿,从美丽的西子湖畔杭州来到东方大港北仑,走进了新碶街道贝碶村。
“高校”——“农村”,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概念,在陈烈荣的脑海里不停地交叉闪现。虽说自己出身农家,可那都已是年少时的记忆了,离开农村20余年,整天与学生相处,现如今却要与“农民伯伯”打交道,“我能胜任吗?”陈烈荣的心里有些迷茫。
一年时间过去了,陈烈荣自豪地对笔者说:“我现在对‘三农’工作能说出一些道道来了,我现在对‘三农’的感情更加深厚了,我无怨无悔,收获颇丰!”
贝碶村是一个村强民富、村班子团结的典型先进村,先后获得了区级“五好”行政村党组织、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文明村”、区级“卫生村”、区级“民主法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进驻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先进的村,该如何做好指导工作,打开工作局面呢?
甘当“学生”
从“书生”到“村官”,陈烈荣不懂的东西太多,了解的情况太少,他甘当“小学生”,坚持将刻苦学习贯穿于工作始终,切实做到“以学习指导工作,以工作检验学习。”陈烈荣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近年来农村工作常用的法律法规及中央和省、市、区的有关政策文件。贝碶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拆迁征地是村里的一个热点问题,陈烈荣就找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实施条例等政策文件,仔细研读。晚上,他一个人在宿舍里,“浙江农网”、“宁波农经网”、“北仑农网”、“北仑新农村建设网”等网站成了他的“加油站”。在浩瀚的网络海洋里,搜集“涉农”文章,及时跟踪“三农”动态。
在此基础上,他积极走访区、街道有关领导,向他们了解全区、全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对自己所驻村的要求和评价,听取他们对如何做好驻村工作的建议。每个月,市、区两级都要召开一次农村工作指导员例会,他利用这个机会,向与会的领导讨教,向身边的其他指导员学习。
不断地学习,使他迅速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转变。一年来,陈烈荣不仅先后协助省、市、区农指办完成了对当前农村有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档案整理工作,还撰写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知晓度及其影响的调查与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城中村本地居民社会生活与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城中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村干部待遇问题的几点浅见》等调研报告,为上级部门更好地指导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乐做配角
是“指导”,不是“领导”。这是陈烈荣离开学校时,校领导向他交待的。他时刻铭记在心,在贝碶村,他从来不把自己当作“省里来的人”,也没有在任何一件事上“指手画脚”。
来到贝碶村后没多长时间,村里拟起草一份五年规划。平时实际工作做得多,文字材料写得少的村干部见到“秀才”来了,便把这项任务交给了陈烈荣。
材料写过不少,但那都是学校里的,农村里的情况他基本不了解,贝碶村的事情他更是知之甚少。陈烈荣本可以随便找个借口推脱此事,但他认为这是与村干部打成一片的一个好机会。
不了解情况,可以问啊!找完书记,找村长,村里的6名干部他逐一交谈,听取他们对这份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草稿写好了,他又逐一送到他们手上,请他们把关、修改。就这样,一份《新碶街道贝碶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计划(2006-2010)》圆满完成了,他与村干部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对村里的情况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陈烈荣乐当配角,积极协助村两委开展各项为农服务工作。一年来,他先后协助村里起草制定了《贝碶村2007年工作要点》、《贝碶村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实施办法》等材料,完善了各项学习、工作制度,起草与修改了多份村经济发展项目相关法律文书,利用“农民信箱”等途径,及时将30余条驻村信息发表在不同媒体上。
愿为“桥梁”
“组织上派我到这里工作,就要热情为农民排忧解难,尽力为农民办几件实事。”陈烈荣这样告诫自己。个人的力量有限,组织的力量强大,他积极牵线搭桥,架起了学校和驻村之间的一座“桥梁”。
在陈烈荣的撮合下,2006年7月10日,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在新碶挂牌。该基地是目前宁波市首家省级社会实践基地。从7月10日到7月16日,来自学校的2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社区、敬老院、企业等开展了宣讲形势送政策、卫生下乡送健康、扶贫帮困送温暖、村情调研送思路、文化进村送关爱等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28日,浙江中医药大学组织医疗卫生服务专家团到北仑新碶医院举行义诊。10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通过门诊诊疗、查看病房、健康咨询等活动,为北仑区群众带来了实惠。他还协助组建了新碶街道首家农村假日学校,举办了由村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的素质拓展培训班。今年,陈烈荣结合结合贝碶村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项目,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学校作了汇报,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向贝碶村捐赠3万元用于购买室内康复健身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