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在阳光下绽放
浙江在线05月28日讯
父母远赴都市寻梦,留下他们孤独的身影在乡村守望;他们的童年,在父母的缺席中,在爱的思念中悄然流逝——像这样的留守孩子,在全国超过2000万名,在我省大约有26.3万名。
特殊的成长环境,让这些孩子有了与众不同的一面。为了找回这些父母缺失的爱,杭州萧山河庄镇新围中心小学成立了一个“阳光之家”,由班主任代替父母的角色,与班级中最需要照顾的留守孩子结成对子,进行家庭式管理,随后,全镇的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全面推广了该项“阳光工程”。
走进“阳光之家”,一个个温情荡漾的爱心故事,让我们听到了这些花儿在阳光下绽放的声音。当越来越多的寻梦者从乡村涌入城市,当那一抹孤独在留守孩子的眼中挥之不去,这样的绽放格外珍贵。
阳光之家
河庄镇位于萧山围垦地区,因为地处偏僻,经济相对不发达,所以不少家庭的劳动力更愿意外出打工。全镇大约有百余名留守孩子,在新围中心小学,最多的一个班40个同学中,就有9名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大多由祖辈抚养,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不少孩子身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留守综合征”,如厌学、性格孤僻等。
为了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帮助,2006年3月,新围中心小学率先成立了“阳光之家”,由班主任老师和班里最需要帮助的留守孩子结成对子,进行“家庭式”管理。“阳光之家”专门开辟活动室,除了图书、电脑、厨具外,还设了一部亲情电话。
今年下半年,学校还将扩大“阳光之家”的规模,建造起“阳光之家”的单身老师宿舍,让“阳光之家”的孩子与老师一起生活。
据了解,学校在成立“阳光之家”时,对参与活动的老师有着特殊的要求:
平日里,帮教老师要多留一个“心眼”,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动态情况,并进行跟踪回访。每两个月,“阳光之家”对留守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进行阶段性交流。
寒假、暑假期间又该怎么办呢?照常开放的“阳光假日学校”,让留守孩子聚集在一起学习生活,“阳光妈妈”们也趁这个机会为他们补补课。此外,不定期地开展“阳光之家”的集体活动,让留守孩子走出学校,拥抱阳光,比如参观、野炊、植树等,为留守孩子创造出一个温馨的集体。
虽然“阳光之家”的老师们对这些缺少亲情的学生特别关照,但还是代替不了他们自己父母的爱。所以,学校在每周五中午开放“亲情电话”,留守孩子可以给在外打工的家长打电话。平时家长可随时打入亲情电话,与孩子和帮教老师电话交流。
“妈妈”让他开朗起来
小男孩赵冰(化名),个子高高的,他在五年级下半学期时才从贵州转学过来。“刚来那阵子,我问他话时,不是摇头就是点头,好像有点倔。但一提到爸爸妈妈,这个12岁的大个子男孩就会流眼泪。”这个孩子的敏感与倔强让班主任张晓惠(化名)立刻上了心。
张老师了解到,赵冰爸爸在他6岁时就去世了,妈妈带着他去贵州老家住了6年后,又回到了萧山奶奶家。很快妈妈就去绍兴打工了,留下他和70多岁的奶奶住在一起,不仅生活条件差,而且大人的照顾也有限。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孩子一直不能适应班上的环境,“上课时老是发呆,眼睛直直的,很多基本的字也不认识。”更让张老师担心的是,这个一声不响的孩子特别暴躁,动不动就和别的同学起冲突,连续换了3个同桌都是这样。“这样的孩子更容易走极端。”张老师决定做赵冰的“阳光妈妈”。
爱他并不是一定要宠着他。张老师决定给赵冰一个真正的“阳光之家”,那就是自己的家,“和我儿子一起睡,一起做作业,晚上我给他补课,教他一些礼仪和做人道理。”在张老师家里,张老师不再把赵冰当成外人,“别人给你苹果,你要说‘谢谢’,不能低着头说,要看着那个人说,这样才有礼貌。”当张老师的爱人把洗好的苹果分给两个孩子时,张老师对赵冰低着头说谢谢的举止还是不满意,尽管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这样的家庭式教育在赵冰住进张老师家后经常碰到。
张老师妈妈般的呵护,让赵冰找回了自信和少年应有的开朗。在一次班级活动中,他第一次和“阳光妈妈”合作为大家表演了《乌鸦和狐狸》的节目,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原来我赵冰也可以,原来我也行。”张老师觉得那场表演后,赵冰的身上处处能看到这句话,尽管有时赵冰调皮得有点过了头,但张老师不担心,“男孩应该调皮点,这总比原来自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