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浙商有什么区别?浙商怎样处理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地域对浙商创业有什么样的影响?上周五,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中心的“浙商研究月度论坛”上,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部分专家学者,以及一些企业家代表,就浙商的人文特性展开研讨。
新老浙商是一脉相承的
虽然有学者提出了从事传统行业的浙商,与近几年互联网行业冒出的浙商新贵的区别,但参加论坛的几位企业家代表,一致认为所谓的新老浙商,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老浙商能坚持到今天,也是因为都能抓住最新需要,都能用开放性新思维与世界接轨,并善于对现有模式进行总结,擅长利用优秀资源进行整合。
行地集团代表、中汽商用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郭建君说,他们的老总,十年前肯定是老浙商,为了跑销售,亲自走遍万水千山,跟人家拼喝酒。老总的亲戚,文化不高,也都在企业里——典型的家族制企业。但是现在,企业发展了,也涉足很多新兴产业。
杭州中香化学有限公司董事长蒋伟华也认为,像他自己这样,以前从事的是最传统的行业,但2004年起创办起中国香料化学网。“虽然我没有MSN,也不太懂电脑,但是我从1996年起就非常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对企业怎么使用互联网研究很深。同时,我对传统行业研究也很深,有十多年的积累。”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何丽野还打了个比方:美国人和中国人,同时被自己追求的女孩拒绝。美国人会说:“我是最好的,你不接受我,是因为你不了解我。”中国人会说:“你说我有什么不好,我可以改”——何丽野以此说明,中国人(当然包括浙商)是实用理性的,只要对我有用,可以随需要改变。
这也是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吴炫的观点:浙商一直有生意不分贵贱的观点,只要你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就能获得尊重。
浙江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
关于浙商的家族制问题,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吕福新揭了在场浙江杰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老总的“老底”:老总当年三个人一起创业,干着干着,另外两个合伙人,一个成了姐夫,一个成了妹夫。
但是,随着企业发展,他也感受到家族制带来的限制,开始思考选择职业经理人。怎样处理好创业元老的关系呢?在场专家支招:如果一下子让姐夫和妹夫去养老,可能会引发较大的矛盾。而且,妹夫和姐夫在企业这么多年,还是有资源可以利用。职业经理人管理能力虽然强,毕竟初来乍到对企业不熟悉。所以,形成合理的薪酬体系,让老员工发挥专家顾问的作用,支援职业经理人,照顾好股东和职业经理人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地域对浙商有影响吗?
为什么会有浙商这么一个引人瞩目的群体产生?浙江杰牌副总裁钟国平,以一个萧山人的眼光,从萧山为出发点对浙商的地域性特征作出自己的理解,引起在场专家学者共鸣。
钟国平说,萧山历来有南片、东片的分法,以前萧山南片田地多,经济发达,使得这里的人有小富即安的想法。而东片多是滩涂,不适合种水稻,农民房一直是草房,就算有好房子也容易被钱江潮冲垮,使得这里的人风险意识、市场意识很强,很早就有物物交换的市场意识,知道用自己做的霉干菜、萝卜干,去南片交换自己需要的粮食。
浙江工商大学教授顾春梅很支持这一说法,还拿出了自己最新的调研数据作支持:在她组织学生最近做的一个《走出浙江看浙商》调查中,68.2%的外省被访者,认为温州商人是浙商的代名词。顾教授自己是嘉兴人,长期生活在杭嘉湖地区,她观察认为,这一地区因为历来是富庶的鱼米之乡,生活有保障,做老板、做商人的愿望就不强烈。只有家境不好的人家,会把孩子送到上海、香港等地做学徒,才出了一些商人。
相对来说,温州、义乌等地“七山二水一分田”,日子没那么好,愿意创业的人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