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05日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为行业状元,难,能在浙江成百上千个行业的工作精英中脱颖而出,当选“浙江省十大技能状元”,难上加难。
可是,一位28岁的姑娘——杭州商辂丝绸有限公司缫丝挡车工吕红兰就做到了。
今年5月,她当选“浙江省十大技能状元”,她还是200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
昨天,从杭千高速下来,穿过一条蜿蜒的山间公路,我到了淳安威坪镇,杭州商辂丝绸有限公司所在地。
12:30,吕红兰站在我面前,短发,牛仔裤,一个随和的姑娘。
跟她去缫丝车间。远远闻到一股刺鼻味道,“这是蚕茧味道,我们都适应了。”她笑笑。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都在忙着。这是我头一回看缫丝生产,机器前一排排泡着蚕茧,一根根细看才看得清的蚕丝连在一个个蚕茧上,不停旋转。
“这是捻添(把蚕丝撮在一起),这是捻鞘(把蚕丝合并),这是打结,这是穿瓷眼。”吕红兰比划着——她在这里当了六年缫丝挡车工。
“这四个是基本功,蚕丝断了,就要打结,这个结要用牙齿咬,咬的结头,不能超过3毫米。”
说着,她把一根断蚕丝拽到嘴边,牙齿一咬,我拿过来,找了半天,才找到结头。
“看看简单,这要舌头、牙齿配合,刚开始,我舌头疼得饭都吃不下,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开头的。”她又笑笑。
“穿瓷眼,就是把断了的蚕丝,穿进这个比针孔还小的洞里。一定要先把蚕丝咬平,这样穿起来才容易。”眨眼间,她飞快地穿了一个瓷眼。
1996年,初中毕业的吕红兰进了杭州商辂丝绸有限公司,成了一名缫丝挡车工。“我当时的梦想,就是做个好挡车工。”
2001年,吕红兰在浙江省缫丝工技术比武中,夺得全能操作第一名,一举成名。
六年挡车工,她年年都在技能比赛中获奖。
“我做得比别人快,就是平时练得多,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嘛!”
为尽快掌握技术,她口袋里总是装着废丝线,下班后就在宿舍里练;练咬结练得舌头出血;双手泡在车间蚕茧水里,发炎了,回去搽下药膏,继续练……
两分钟内,她能在蚕丝上打60个结,别人一般只能打40个左右;别的工人两分钟穿12个瓷眼,她能穿19个;别人两分钟内捻添20个,她能捻添40个。这都是她当年在缫丝车间创下的纪录。
2003年,吕红兰有了新岗位,到公司新建的后期亚麻车间当主任,手下有200多工人。
“一线工人做出的成绩,不比大学生差!在哪里做都一样,不花力气,不努力,什么事都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