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科学发展观与新文化观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单一地以GDP增长为中心。把GDP增长当作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的旧发展观是短视的和片面的。为矫正这一偏差,科学发展观在对“什么是发展”的问题作出新回答的同时,又相继提出并回答了诸如“怎样(科学的)发展”与“为什么发展”等发展观上的根本问题,形成了一整套全新的整体性发展理念,并要求使这些理念落实为经济社会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必须看到,这种评价指标的基本内涵是“文化的”或“人文的”。它告诉我们,现代市场经济不仅在效率意义上要求确立一个完善的规则合理性系统,而且在发展内涵、发展方式和发展目的的评价上要求确立一个覆盖经济社会乃至人的发展的价值合理性系统。根据这个价值系统,判别一个社会的文明发展程度,不仅要看它在经济总量上提供了多少物质财富,更要看它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否有利于人类未来的世代生存发展(这也是经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看它在物质财富分配和各种社会权利保障方面是否有利于增进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看它在相关文化发展方面是否有利于增进人的心灵和谐。显然,这一价值合理性系统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起,“文化发展”或“人文发展”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衡量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指标含义。联合国计划发展署《1992年人文发展报告》指出:“人文发展……把关于发展的对话扩大为不仅仅关注手段(GDP),而且关注终极目的。……它从社会的终极目标获得启示。它使发展围绕着人的中心,而不是使人围绕着发展的中心。”(转引自丹增,第44页)

  总之,“从文化看发展”可以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新文化观是我国以往发展观获得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文化发展决不仅仅是发展整体中的一个可有可无的领域,也不是发展整体中占有几分之一地位的领域。

  相形之下,“从发展看文化”的视角要求我们从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以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交融的总体态势出发,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发展理念出发,从满足大众对精神文化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出发,充分认识狭义文化发展领域所面临的发展要求。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党在新世纪以来明确提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前提下,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这项改革要求解决好文化产品的两种提供方式问题:一种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做大做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另一种是建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全新的公益性发展方式,以人为本地建设全面覆盖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和软件网络。文化体制改革的这两大任务不是彼此对立的,它们体现着文化发展在社会主义目的与市场经济手段上的统一。此外,它们还体现了一个主旨,即文化自身的发展应当顺应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基本逻辑。

  3新文化观的三大主题

  着眼于文化发展对我国全局发展的软实力效应,着眼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新的文化观当然就蕴涵着以下三大主题:

  第一,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让文化软实力服务于发展的“硬道理”。第二,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发展态势,顺应我国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历史要求,改革相关文化体制,让文化生产也变成一种“硬实力”。第三,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缩小贫富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为最大限度地落实广大民众(尤其是农村和基层民众)的文化权利,改革相关文化体制,以全新方式重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下面,我们分别对这三个主题进行扼要的说明。

  三、让文化软实力服务于发展的硬道理

  天下至软者莫过于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至硬者莫过于经济发展成就。“软”“硬”这两个感性词汇因此成为文化和经济的标志性符号。经济考察优先关注物质现象,具有明确的观察领域和直观的统计指标体系。有赖于这些指标,经济发展自然被视为“硬实力”,经济发展也通常被表述为“硬道理”。相形之下,以思想观念为核心的文化是一个充满渗透性和缺乏可衡量指标的“软”对象。渗透性使它显示出无所不在的跨领域性,缺乏可衡量指标意味着它的非直观性。由于这些特性,尽管人们一般地承认文化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软实力特性,但也经常感到它是一种在实践上做不实、在理论上说不清的东西。进而言之,人们很难找到使“文化软实力”区别为“文化软无力”的基本尺度。在实际工作中,过去一个时期中曾经存在的“抓经济一手硬,抓文化一手软”、“工交财贸议半天,农业讨论一支烟,文教卫体放一边”的现象,就是对上述“软”“硬”区分的形象写照。

相关稿件  
·科学发展观图片展6月9日开幕
·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之路
·赵洪祝: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夏宝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教育和谐发展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