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我们都会看到要求你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的标识,安全帽被看作一种重要的头部保护用品,但是,根据6月16日晚上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不是所有的安全帽和摩托头盔,都能成为头顶安全的保护伞,有些伪劣头盔和安全帽,竟是用垃圾塑料袋回收再生制成的,根本不具备安全性,并将制假矛头直指温州乐清。
昨天,记者从乐清市委市政府获悉,在央视报道后的当天夜间到昨天凌晨,有关部门已连夜查处生产劣质头盔的企业。
受伤工人戴的安全帽是劣质品
根据《每周质量报告》报道,2007年4月6日下午,一名头部受重伤的建筑工人,被紧急送到浙江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室,这名工人的头颇里插进了一根钢筋,深度达到25厘米到30厘米,送到医院时呼吸心跳已经开始出现衰竭,最后还是不治身亡。受伤工人是被从楼顶掉落的钢筋砸中头部,但他当时按规定佩戴了安全帽,不应该造成这样严重的伤害。安全帽的质量经浙江省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每周质量报告》记者在杭州劳保用品市场发现,很多这类廉价的安全帽摸上去都很薄,老板也承认这类产品和正规产品价格相差达到5倍,使用安全得不到保证。记者在天津、北京等城市劳保用品市场调查时,也都发现了类似这样标志不全的安全帽,这些安全帽用手轻轻挤压就会变形,用力一拉甚至安全帽都被撕开一道口子,售价仅为3元多钱。
这些安全帽被送到北京市劳动保护用品检测站进行耐穿刺性能考核,5公斤重的钢锥从距安全帽帽顶一米的高度进行自由落下运动,按国家标准规定,钢锥不能刺穿安全帽接触到其下的头部模型,而这些安全帽都被刺穿了,直接接触到头模,也就意味着能把颅骨砸穿。
制作安全帽的竟是“废料”
这些不安全的安全帽和头盔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每周质量报告》在集中几百家安全帽生产企业的乐清市慎海工业区暗访发现,玄机就在生产原料的选择上,正规安全帽应使用ABS材料(工程塑料)做生产原料,但价格每吨大约1.5万元左右,而劣质安全帽的生产原料是一种黑色的、形状很不规则的塑料粒子“回料”,每吨只要3000元。
老板表示,一般头盔在30元以内的都是属于用回料做的,这样的头盔轻轻一摔就会破。
“回料”的来源,就是没有经过专业清洗的各种废旧垃圾塑料袋,因其中的杂质很多,再生出来的塑料塑性和硬度也就很差,其实已经没有再利用的价值,但被送入机器中熔化,重新冷却成型,再经过机器打碎,就成为了在头盔生产厂家里见到的“回料”。用这样的材料制成的劣质头盔每个成本不超过一元钱,但被卖到十多元甚至几十元的价格。经过检测,这样生产出来的头盔和安全帽,根本不具备安全性,合格率几乎为零。
但据调查了解,这类劣质头盔和安全帽,却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
乐清连夜查处制假企业
报道引起乐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6月16日晚上,乐清市委书记黄正强,乐清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胜峰,副市长陈向东在第一时间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对查处劣质头盔行动进行了部署。
黄正强要求有关部门和乐成镇政府迅速组织联合行动,连夜查处生产劣质头盔企业,并查明原材料来源。乐清市政府要成立摩托车头盔行业整治领导小组,下设专项整治工作组,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通过地毯式检查,对慎海摩托车头盔行业开展全面整顿。坚决取缔无证企业,查封有问题企业,打击整顿违法企业,严肃处理假冒伪劣行为,对生产条件较好、整改积极性高的企业,要坚持整治和扶持相结合原则,加强管理和监督。
对已销售出去的相关产品,要组织力量及时召回,决不能留有隐患。同时举一反三,对该市其他行业也开展安全质量大检查活动,促使质量大提升。
前晚11时许至昨天凌晨1时30分,温州和乐清两级有关部门上百名工作人员到牛鼻洞村开展了联合执法行动,执法人员检查了华东头盔厂车间与仓库,对劣质头盔成品和半成品全数予以查封,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谈话。
华东头盔厂创建于1992年,专业生产摩托车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