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9日讯
他们是落入凡间的精灵,虽然只能用手指触摸世界,但只要插上想像的翅膀,便能在黑暗中见到人间的美好。
他们的命运因毅力而改变,在今年高考中,低视力的俞希阳作为浙江省盲人学校的首届普高毕业生,单独完成了所有科目的考试;他的同学陆洁在单招单考中也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京联合大学的钢琴调律专业。他们迈出的这一步,照亮了所有盲人学生未知的前途。
事实上,在省盲人学校还有许多跟俞希阳、陆洁一样怀有梦想的学生,他们正如饥似渴地用特有的方式获取知识,为圆自己的“大学梦”而孜孜拼搏着。
今天是该校学子迎接中考的日子。中考前夕,本报记者走进位于富阳的这所学校,与盲人学生们一起上课、自习,亲历他们读书的酸甜苦辣。
课堂上一片嗒嗒的声响
6月11日,我们到达学校时,学生们已经开始上课。学校里,到处是盛开的鲜花。这些都是历届的同学亲手种下的。虽然他们将注定与这些鲜艳的颜色无缘,但他们从未放弃对生命之美的渴望。
校长黄柏芳把我们带到了正准备参加中考的初三班。由于只有14名学生,该年级只有这一个班级。因为快中考了,同学们都在自习。
偌大的教室里,几乎鸦雀无声。只听得见孩子们用手指翻动书本的声音。
另一种声音是别的地方无法听见的。孩子们拿着一支像钉子一样的盲文笔,配合一把像尺一样布满孔的点字板,不断用手指触摸着,用力戳进牛皮纸做成的练习本上。这些“嗒嗒”的声音,是他们面对自己的生命不断写下的答案。
老师解释说,这是孩子们独有的书写方式。几个突出来的孔形成一个字,所以写字的时候必须把纸先反过来,用“笔”在牛皮纸的背面打下孔,这样在纸的正面就是一个个凸出来的“字”了。这些就是盲文。
由于盲文的体积比普通汉字大,孩子们的书因此比普通的课本厚了三分之二。这给孩子们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也促使着他们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学习。
顾春晖的读书速度很快,用手指划了一行小孔,就算读完了一行字。“《愚公移山》,这里是题目,这里是文章的要点。”顾春晖一行一行给我们解释,书上有些孔已经被他摸得快磨平了。
“能想像得出山的样子吗?”他抬起头迟疑了很久,还是摇了摇头。“山应该很大、很高吧。”
“能理解愚公移山吗?”
“知道,只要下功夫、坚持到底,就一定能克服任何困难。”
老师说,由于处在永远的黑暗中,孩子们的世界只能活在想像里。这是教学中无法逾越的障碍。除了山、海、天这些最基本的名词,更多的形容词也被摒弃在孩子们的世界之外。他们无法理解,五星红旗的“红”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虽然努力地学习,但顾春晖对未来仍然有点担心。尽管他们的中考和普通中学的有区别,但也不意味着班上所有人都能读高中。
躲在被窝里美美地摸书
4点25分,孩子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生活。走廊上的广播传来了舒缓的旋律和甜美的声音:“这里是周二的‘心灵驿站’,欢迎大家收听。”
我们循着声音,好奇地来到广播室,坐在麦克风前的是一个穿粉色连衣裙的女孩,膝盖上放着一本盲文书,右手手指在书上不停地滑动着。翻书时,她会顿一下,然后迅速用嘴巴向前凑一凑,等碰到麦克风,才安心地继续“工作”。
她叫王怡颖,15岁,来自衢州,长得漂亮而娇弱。我们低头去看她膝盖上的那本书,是2006年11月份的盲文版《读者》,这是她最喜欢的一本盲人杂志,向北京的中国盲文图书馆借的。
“适合我们看的杂志比较少,除了《读者》外,只有《中国盲童文学》、《盲人月刊》了,至今还没有一份盲人报纸,可能因为成本比较高吧。不过,我有个很好的朋友,每逢回家,她会当我的眼睛,把一些好书念给我听。”
“我们读书还有个好处,不用点灯,偷偷躲在被窝里读,不打扰人,也不会被人察觉。”小怡颖说,有一次,读朱自清的散文读得欲罢不能,便把书悄悄带到床上,“读《荷塘月色》,我仿佛见着了那如流水般的月光,那晚我摸着书美美地入睡,没有人知道。”
弹得一手好钢琴的王怡颖,最大的梦想还是考上大学,读广播主持专业。“我和陆洁是好朋友,我们都喜欢文学,现在,我以她为榜样,朝那个方向不断努力。”
倾听电脑以触摸世界
傍晚是孩子们的欢乐时光,他们可以自由活动,看书、上网、下棋、打球(弱视的学生)……
在男生宿舍楼的走廊上,一个白净的小男孩的身体手臂贴着墙壁,一步步地往前挪,挪几步,小脑袋就会撞到墙上,但他没有哭,也没有放弃,套着两只穿反的黑凉鞋,继续摸索着前进。我们很想上去帮他,但管理员叫住了我们。
他叫小东东,读一年级,因为刚来学校,还没有学会独立行走。他的手腕上被蚊子叮了一个包,痒得边走边抓,一不小心又绊倒在地,摸索着爬起来。
“疼吗?”“没关系。我在学走路呢,学会了就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看书了。”
而行走在校园中的大孩子,已不需要盲杖,靠摸索走廊上的扶杆前进,有时还拍拍手掌,以免和同学撞上。时间长了,每个拐脚、每处障碍,他们都能准确地分辨并避让。
位于旧教学楼的三楼是学校的图书馆,去那里的路,全校的大多孩子最熟悉不过了。100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分两个区域,外侧是阅览室,里侧是借书室。借书室里放置着10几排书架。藏书多数为医学书,还有部分的经典小说、散文,最时髦就是《哈利波特》了。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已经在最快时间内把盲文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买过来了,但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经常跟我抱怨,习题书为什么这么少?网上听说的新书怎么都没看到?”
上网则是对图书匮乏的一种补充。坐在电脑前的孩子头戴耳机,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打开QQ,这是他们与外界沟通最快捷的途径。
每台电脑都装有一个读屏软件,打开任何一个页面,电脑会把页面内容一字一句地读给孩子听。“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电脑的音箱里传出艾青这首《黎明的通知》,一群孩子侧着耳朵,靠着音箱,听得特别认真,特别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