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0日讯
今年中考试卷难易适中,没有一道怪题、偏题,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昨天,杭州教育部门邀请的杭城部分资深教师,对中考试卷进行分析后认为,今年中考试卷牢牢把握住了4个原则:控制难度,无一道高难度题;注重基础,更关注知识点的来源;注重学生分析、探究、解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各学科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培养考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语文卷突出鉴赏能力考查
语文试卷与往年相比,总体保持平稳,难度略有下降,特点鲜明:
一、注重思想导向作用
现代文阅读试题材料,分别为散文《青青庭院》和科普说明文《用小行星撞击小行星》。《青青庭院》通过对故园绿的描绘,使学生得到教育和启迪,也得到美的享受。《用小行星撞击小行星》重在引导学生要有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求实态度;文言文阅读材料为唐代封演的《李邕鉴字》,这篇文章讽刺虚有其名而又文过饰非的人;以“友善”为题的作文,则引导学生树立友善和谐的精神品质。
二、突出鉴赏能力考查
试题在文学鉴赏能力的考查上,比往年有更多体现。散文阅读分别从语言欣赏、情境分析、写法作用和文意把握等方面设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全面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则考查学生通过具体材料的分析,对文中主要人物作出合理评价的能力;古诗鉴赏题则从景象和意境方面,考查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体现稳定中有变化
试卷在稳定基础上有一定变化。第一部分新设文学常识考查;古诗歌鉴赏考查根据诗句进行想象的能力;由多年的话题作文改为命题作文,意在引导作文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注重学生的积累。
数学卷突出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数学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注意考查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内容,及与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四大学习领域中的基础知识题占到整卷的60%以上;对新课标中要求的空间图形、绘制统计图表内容等新题型,考查动手能力;与高中学习关联性较大的数式运算、函数及其图像等知识,仍为主要考查对象。
二、注重知识的应用性,突出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试题中有大楼高度测量,学生身高统计;有食品包装盒的展开折叠,有自驾车旅游的行程范围;还有在把市民上班出行所用交通工具统计图表进行变换后,要求对城市交通提出建议。应用背景题目占全卷的34%。
三、注重对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试卷中第8题的数形结合,第13题的分类讨论,第15题的换元替代,第16题的从特殊到一般,第17题的从一般到特殊,第24题的代数几何综合应用等,都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适当考察学生实践与综合运用方面的能力。如第10题将投掷骰子计算概率,从2粒增加到3粒,可通过绘画树形图加以解决;第16、17题都从演绎归纳角度出发,找出事物的规律来解决数学问题。
英语卷重双基,讲应用
英语试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难度基本稳定。试卷比去年略难些,但难度控制在既定范围内。试题有比较好的梯度,有的十分容易,有的比较容易,有的看上去容易但容易失分。
二、题型保持稳定。近年来的中考英语试卷,无论是题型,还是命题思路和命题技巧,是稳定的,是逐步变化和发展的。
三、讲究应用。听力测试是在模拟学生在国外听课的场景,单项选择题十分重视语法的表意功能,阅读理解要求能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
四、选材时尚。我们说的时尚,不一定是十分流行的东西,但绝对是现代的,是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是值得大家去关心的。今年试卷的语言材料负载诸如此类的信息,比方介绍围棋。
五、重视开放性思维。今年的书面表达题既为学生提供了帮助,也适当加大了开放的尺度,强调的是“用自己的话去自圆其说”。
这份试卷要得很高分并不易。除粗心成分外,平时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对语境缺乏正确的理解,或是误解了某些语境;(2)缺乏英语思考能力,做题时易受汉语干扰;(3)知识面还不够宽;(4)“双基”还不够扎实。
科学试卷注重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
试卷重点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些题目要求考生利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分析、比较、分类、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解释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或要求学生将所学科学知识,用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分值比重较大。如鸡蛋浮沉实验现象的分析等问题,体现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释与解决能力。
二、考试重视对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更重视实验设计思想和简单实验探究能力。氧化铜含量的测定、浓硫酸和生石灰干燥效果的实验设计等,考查基本的实验能力等几种能力。
三、还考查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和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初步综合运用及创新能力。如雷电的知识、鸡蛋的浮沉实验、登月计划等。一些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如27题中避免雷击的方法;还有一些题紧扣时事,如22题的碳固定、39题中的“嫦娥探月”工程等。
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卷热点中贴近现实
试卷结构稳定,难度适中,语言精练、图文并茂、亮点纷呈:
一、热点中贴近现实。试卷体现重要热点不落空、捕捉热点不盲目、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准则,选题涵盖中非合作论坛、香港回归十周年等热点问题。注意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与思考。从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中得出“贞观之治”现象出现原因的探讨,考查学生初步运用人文知识的能力;从两千多年前楼兰盛极一时到最终湮灭的原因分析中,考查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基础中凸显能力。试卷体现了基础与能力的有效结合。有一道试题以“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的茶馆横梁上仍然贴着‘莫谈国事’的标语,它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来设计,考查了学生从历史情境中得出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和谐中渗透人文。第12题从毛泽东的诗句中,感受解放南京、国民党统治宣告覆灭的历史快乐,对诗中所蕴涵的深刻历史内涵的理解,能考查考生自身的文学素养。
四、稳定中体现开放。开放的设计随处可见。对一些问答题,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充分给考生抒发自己真情实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