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8日讯
什么叫双胞胎?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孪生兄弟姐妹就叫双胞胎。可在萧山新街镇盛乐村,有个叫张福安的男人,这段时间来,一直对外人声称,大他3岁的哥哥张福林,就是自己的双胞胎哥哥。人家说他在开玩笑,张福安却一脸认真:没有,没有。
两兄弟如今都已50出头,一个在国税局当干部,一个在家务农,职业不同,但气质和长相还真像孪生兄弟。他俩是不是双胞胎,光听张福安自言自语不行,因为,他和哥哥张福林的年龄整整相差了3岁。福林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1955年,而福安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是1958年。
难道是办理身份证时搞错了?为什么要到今天才提出来?这背后还有什么隐情?
为了改出生日期他突然较起了真
据张福安回忆,童年时代,哥哥福林跟随父母,弟弟福安则生活在奶奶家,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全家从义蓬迁到了新街镇盛乐村,两兄弟才开始生活在一起。当年,两个小伙长得一高一低,相貌倒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左邻右舍都觉得福林福安像是一对双胞胎,他们父母则逢人便说,这兄弟俩本来就是双胞胎。
一晃50多年过去了,这期间一个去了部队当兵,一个留在乡下杀猪,后来,兄弟俩又结婚、生子,日子过得平平淡淡。村里已很少有人知道他俩的过去。
3年前的一天,福安与邻居在闲聊一个话题时,找出了自己的那张身份证。因为,福安平时从来不出远门,领了身份证后就一直压在箱子底下。那天他突然发现,身份证上赫然将他的出生年代定格在1958年。自己一下年轻了3岁,这让他十分不安。可邻居却调侃道:这有什么不好,阎王爷多给你3年年纪,求之不得啊!
这事一晃过去了3年。可最近几天,福安却突然铆足了劲,较起真来,非要把自己的出生年月与哥哥的改成一样。由于无法证明自己和哥哥是双胞胎,张福安向《新闻故事》栏目组求助,让我们帮他一个忙。
双胞胎众说不一老皇历铁证如山
帮人增加3岁年纪,这种忙该怎么帮?首先要搞清楚张福安到底是不是双胞胎,又是谁多“给”了他3岁年纪?他要增岁数,对他又有什么意义?昨天,我们特意来到盛乐村里调查了解。
张福安一脸委屈,一见面就说:我们兄弟俩本来就是双胞胎!可现在要在自己的身份证上改回来,却非常麻烦。
看他这么较真,我们也和他开起了玩笑,让自己年轻3岁不是蛮好吗?他连声说:不好不好,这样我的权益就受到侵害。
正聊着,有位老伯骑车经过,张福安赶紧将他拦了下来。老伯听说我们问起双胞胎的问题,觉得奇怪,“这有什么好问的,他们肯定是双胞胎,我以前听说过的。”
单凭当事人的一席话,不足以让人信服。我们决定去村委会问问。
村里年轻的女会计听说我们专门来打听这件事,马上捧出了一本六十年代的人口普查登记册。一查,上面清晰地记载着兄弟4个的户籍资料:老大张福林,1955年生,老二张福安,1958年生,老三张福良,1959年生,老四张文良,1965年生。
据女会计说,这本人口普查登记册是目前村里最原始,也是最权威的户籍档案,当年身份证上的资料,就是出自这本登记册。如以此为据,张福安自称和老大是双胞胎兄弟,岂不是一句笑话。
我自己生出来的不会弄错的
张福安一脸无奈的神态,连声说:这上面弄错哉、弄错哉。“你们不信可以问我爹娘去”。福安无意中说的这句话,倒提醒了我们。原来,他的两老都健在,老父亲虽已82岁,但身子骨硬朗得很,只是耳朵有点背,老母亲73岁,满头白发,梳着两根麻花辫子,垂在肩上。
看到儿子陪着陌生人进屋,老母亲忙问什么事。“村里有人说我不是双胞胎,他们是记者,想帮我的忙,来了解我和福林到底是不是双胞胎的事。”张福安说。
老人家一听这话急了,“谁说我儿子不是双胞胎,我自己生的,我还不晓得?当时是在自家老屋里生的,不会弄错的。”听老人家说,那时候她生下双胞胎后,十里八乡的村民还都赶过来看热闹。
老父亲站在一边,看我们打手势,他才大致搞清楚我们的来意,连声说,两个儿子是双胞胎,不会错的。
好在张福安的父母都健在,可以证明两兄弟是双胞胎,但口说无凭,要改户籍资料,还得有证明材料。
兜了一大圈,我们又绕回原地。在村委会,我们再次翻开那本发黄的户籍档案,从这本老皇历上,我们意外发现了一个蛛丝马迹。正是这个“漏洞”,让张福安寻找到了他就是双胞胎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