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国内 | 国际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浙江高层动态 | 浙江新闻 | 杭州 | 宁波 | 温州 | 绍兴 | 嘉兴 | 湖州 | 金华 | 台州 | 衢州 | 丽水 | 舟山 | 平安浙江 | 浙江概况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社会新闻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专家和网友都认为炒作“高考状元”之风该刹

www.zjol.com.cn  2007年07月04日 08:44:2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07月04日讯 各省市高考成绩公布后,有关“高考状元”的炒作又沸沸扬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刊文斥责炒作“高考状元”之风。应广大网友的要求,6月28日上午,本报网络互动版“报网零距离”的“钱塘网坛”专栏邀请浙江财经大学谷迎春教授、著名杂文家汪金友、北大社会学所刘能教授、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徐斌教授等4位嘉宾,在“报网零距离”上与大家共同讨论这一话题。一个小时的网谈时间,40多位网友跟帖,2300个点击量。网谈结束后,许多网友还意犹未尽,继续发表跟帖。

  专家们认为,“高考状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炒作“高考状元”的“罪状”,则在“以分数高低作为唯一录取依据”,杜绝炒作“高考状元”关键在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究竟是哪些人在炒作“高考状元”?

  汪金友:一是出了“状元”的学校,只要是第一,就要炒作;二是出了“状元”的地方领导,只要是出在本地,就是领导的“政绩”;三是苦于找不到出路的媒体,想借此吸人眼球;第四是发愁卖不出产品的企业,找个“状元”做“代言人”。

  谷迎春:喜欢炒作“状元”的人,无非两种目的:一是为名,二是为利。为名的想往自己脸上贴金,为利的想把自己的腰包弄肥。

  “高考状元崇拜”的社会文化因素

  徐斌:“状元”是以分数作为录取标准的特殊产物。无论是全国命题还是一些省份命题,都是以分数作为“一刀切”的。“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我们的现行教育基本上还是一种“应试教育”,学生们非常善于吸收知识、记住知识,但运用知识能力相对差了些。换句话说,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内在的、自然的、愉悦的,而是一种竞争的、压力式的过程,目标就是为了考出高分。

  刘能:说到底,对“高考状元”的社会崇拜,既有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痕迹在内,又有社会对人类特殊能力的特定社会奖赏机制的意味,也和当代基础教育体系多年来实施“应试教育”的社会实践直接相关。

  “高考状元”并不与成才划等号

  汪金友:有人对以往的高考状元进行跟踪调查后,得出一个结论,在所谓的“状元”队伍中,固然多数是学有成就,但也有的是学“疯”了,有的是学“傻”了,走出大学校门以后,没有实际的创新和决策能力。

  谷迎春:说得没错!在高考中成绩好是学子努力的结果,但并不能与今后一定成才与成功划上等号。也就是说,只是跨越了人生之路的一道坎,并不是“船到码头车到站”。

  徐斌:我认识的几位朋友,在各行各业都干得相当不错,当初高考时,他们的成绩不见得好到哪儿去,更谈不上是什么“状元”,结果还不都是人才?

  炒作“高考状元”之风该刹

  刘能:炒作“高考状元”的“罪状”,在“以分数高低作为唯一录取依据”。换言之,也就是以分数高低作为社会承认的依据。

  徐斌:我倒觉得这事不必太当真。这些状元毕竟是各地学生中的佼佼者。如果给大家做个榜样,低调一点,也未尝不可。但我反对热炒,现在各地的升学率都比我们当年高多了,上大学机会大得很,没有“高考状元”作参考,孩子们照样上大学。

  谷迎春:按理说,站在地方和学校的角度,出了“高考状元”,适当地宣传一下,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乃人之常情,没必要大加指责。但若宣传过了火,甚至发展到炒作“高考状元”,那就不得不令人深思了。因为这样做,不仅会给“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以巨大的压力,并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社会效果也是不好的。

  网友发言

  炒作应适度

  网友点点的过去对于高考状元的推崇,也可视为对应试教育的一种肯定。当然,那些状元有许多还是很优秀的。只是,拿出来谈经验、做广告,疑似有待商榷!

  “状元”不应该炒,

  但说了也没用

  网友半只烟一杯酒高考公布出状元其实没什么的,它只是肯定某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的成绩。不是状元又如何?只要是人才,在哪里都是可以发光的。

  网友步伐我想不应该炒作,这样对落榜的同学会有刺激的,会使他们更有心理压力的!

  网友sunqiqin人们对“状元”的推崇是坏事。

  网友所思在远道说了也没用的,媒体该怎么炒还是怎么炒!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决定了这一切。

  对“状元”太渲染

  对学生成长不利

  网友童浊小妖我觉得高考状元不应该成为炒作的对象。高考对学生来说,不过是人生过程中要经历的一个路程。如果对于这件再正常不过的个人事件太过渲染,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带着高考状元的光环来到新的环境中,有可能带着压力去学习,也有可能就此放松懈怠,过多的渲染只会让他们活在更多人的指指点点中,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一味地宣传推崇高考状元,名气好的学校越来越多人报,名气较差的学校生源越来越少。这是教育资源和环境不平衡的先兆。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 记者 张永贵  编辑: 谢旭

相关稿件
·一哥一姐露峥嵘 4位中高考状元与网友交流 2007-06-25
·19岁的常山高考状元赴杭打工 2006-07-21
·北大录取7省市高考状元 港大72万元难引浙江第一 2006-07-19
·杭州四位高考状元西湖论剑 讲述各自精彩故事 2005-08-01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浙江盘点 更多 
·【新闻鲜晨多】9月2日:温州一酒吧上演色情脱衣秀 露点照片疯传网络
·【新闻鲜晨多】9月1日:账上800多万仓库却空空 温州红十字会的钱去哪了?
·【新闻鲜晨多】8月31日:浙江清算药品“回扣门”事件 百余名医生被约谈
·【新闻鲜晨多】8月30日:三天温州存款狂减372亿 揭秘银行存款暗战内幕
·【新闻鲜晨多】8月29日:暗箱操作还是审核有误? 温州一10岁小孩获准买经适房
 精品专题 更多 
·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对话网友
·蔡奇对话网友
·姚克对话网友
 图说新闻 更多 
猪粪发电
猪粪发电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农民工V2.0”的文化梦
草莓苗上市
草莓苗上市
村邮站成“便民店”
村邮站成“便民店”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舟山公办学校 迎来六千民工子弟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