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入市很早,马女士也是近两年才赚到了钱。2001年到2004年,因为大盘一直不活,她不敢投入太多,一直控制在几十万左右——其实是被套牢出不来。2006年后,积累了几年经验的她如鱼得水,分批次投入近千万元资金。“那时上证指数1000多点,现在4000点左右,当然赚了不少。”
她不肯透露具体数字,但是得意地说:“老公跟我开玩笑,说他还不如我赚得多。”
老板娘们做金融,各有各的路子。有的是自己扑在里面,废寝忘食;有的忍住寂寞只买基金,因为股市风险太大,自己又不是很懂;有的通过一些证券公司的熟人,委托人家炒,利润分成。
在采访中,记者询问了一些温州老板,怎么看待太太炒股票的事情。尽管他们因为工作时间忙,有些并没有涉足股市,但对太太的做法还是很鼓励。
“赚钱倒是次要的。”一位制鞋企业老总告诉记者,“关键是她的精神状态好,每天都有事情做,跟朋友们也有话题聊。”
除了股票、基金,温州太太的投资兴趣还放到了外汇、实物黄金甚至参股企业等方面。投资这些领域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这也激发了她们更强的学习愿望。
太太转型 知性魅力很重要
女子银行行长彭艺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40多岁的温州太太,一听股市能赚钱,马上就来找我们,要投500万元进股市,让我们帮她炒。一了解,我发现这位太太,以前几乎没有任何投资经验。她爱在家里看韩剧,看到半夜三更,眼泪流得稀里哗啦。平时她也不太注意形象,有时候甚至会穿着睡衣跑上街。”
面对这么冲动的投资欲,银行的员工建议她自己慢慢学会炒股。先买一些价格较低的新股,感受一下,然后多听听专家讲解。
也许做投资也是一种振奋人心的方法,这位太太自从把心思放在股票上,学习的劲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专业,整个人的状态都变了。“现在碰到熟人就谈股票、金融,越来越显得‘知性’了。”
曾经给“温州太太理财团”讲房产投资的老师、华斐房地产咨询机构的史世彬也有同样的感觉,他对太太们的学习热情印象深刻:“带来的名片全部被抢完,还手写了很多张。后来,真的有很多人打电话来咨询。”
“太太理财团”组织者之一杨章海把这种现象叫作“太太们的转型”:投资方式从凭感觉、跟风,到越来越渴求专业知识。“从她们这么踊跃地参与‘理财团’,也可以看出她们的求知欲。”
现在,简单的经济类知识已经不能满足温州女性的需要了,各类培训班、学习班因此兴起,越来越多的家庭妇女脱掉睡衣,穿上时髦的套装,由内而外展示自己的魅力。
“有些太太,原来连ABC都不懂,现在都敢跑到国外考察项目了。她们的观念也在改,原来管钱很大程度上是‘管住老公’,现在则是‘经营’。”
不管哪种类型的温州女性,记者在她们身上都发现了旺盛的求知欲。她们努力、主动追逐时代的变化,不断给自己充电,希望自强,而不是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