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因子”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不可忽视,直接作用于地球各个角落。”毛燕军认为,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已经在各地显现,浙江亦不例外。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潘理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强调了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100多年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革命,积累下了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目前,随着人类对能源过度消费,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继续扩大。
来自浙江经贸委的说法则是,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较快发展,浙江省每年能源消费量都在呈两位数的增速增长,年能源消耗总量都超过了10000万吨标准煤。浙江省是资源短缺的省份,95%以上的能源均从外省调配进来,一方面,这些能源如煤、油、电等均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另一方面,能源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气,造成环境污染,更是导致“温室效应”的因素之一。
“可以预见的未来里,温室气体限排有限,对气候变化将进一步作用,温室效应还会加剧!”潘理黎教授预测。
第三个“因子”似乎也与人类活动关系甚密。毛燕军说,城市升温还“拜热岛效应所赐”。此效应在大中城市呈现尤其明显。
在一些城市商圈,由于高楼大厦集聚,且多用聚光玻璃,“囤积”了大量热量。
“汽车在面前开过,往往会‘嗖’的一下胸闷,车子排出的热气能够明显感受到!”武林广场路口值勤民警帅昌林说。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潘理黎也认为,杭州私家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25%,大量汽车上路,尾气排放已是杭城热岛效应明显,过去还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现在范围有扩大趋势。
每年7、8月份,高温天气占据浙江全年高温天气84.5%。毛燕军为记者绘制的今年高温趋势图可看出,今年高温天气6月7日有4个气象站测出,到6月下旬逐渐集中出现,6月39日50个气象站测到高温,到7月7日,全省共69个气象站中的62个站点报告高温。
“半数以上站点测出高温,说明我省高温天气属于正常偏重范围。”对未来夏季高温预测,毛燕军持谨慎态度。
别让城市走向“热岛” 如何降温?
日益加长的持续高温,不仅对人类生产生活,还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正如研究生态学的教授潘理黎所说,无论政府层面还是个人层面,包括企业层面都应积极行动,应对高温以及温室效应。
从根本上说,高温天气的持续,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受累”于人类生产生活,亦反过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记者走访的多数专家持此观点。
政府责任——减排是绕不过的关
中国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是世界第一,潘理黎说,虽然国际上《京都议定书》对中国没有制约,但目前政府已经积极开始严控排放关卡,负起了大国的责任。
浙江是资源贫乏省,亦是经济大省,对能源依赖性强。对浙江而言,控制减排的责任更重,到目前,已逐步把能耗大、能效低的包袱卸掉。将节能减排的任务投射到每个企业身上。
“浙江省能源消耗的增长率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良性态势,与之相比,老百姓生活消耗能源的速度却加快了,甚至高于平均增长幅度,目前,它占浙江总能耗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3。”7月10日,省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屠国富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浙江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近年来浙江的节能降耗工作进展迅速,淘汰落后的生产力,严格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依法关闭整改无望的企业等措施之下,能源消耗的增长率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良性态势,万元GDP能耗在全国范围来说也比较低,根据2006年国家公布的数值,2005年浙江万元GDP能耗低于0.9吨标煤,在全国居第4位。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浙江的建筑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公共机构、老百姓生活方面的能源消耗却呈现了相当快的增长速度,“原来这一块在浙江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是很小的,现在已经超过了1/3。”屠国富感慨。
公民意识——节能观当更强
屠国富认为,节能,不仅应是企业的行为,更要形成每个公民的自觉意识。
作为经贸委,他们也在进行积极引导,一方面是加强对公共建筑用能的监管,另一方面也通过倡导、宣传、教育,促使每个公民形成良好的节能习惯,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
例如,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同时也要促进公共交通系统更为完善;对建筑材料进行优化,多采用防热、保温功能好的材料;在家庭中,鼓励使用节能灯、节能电器,尽量避免“长鸣灯”;夏季空调温度尽量开在26度以上,一味求低温造成耗电量大,亦不利于健康等等。
专家建议——可从少开私家车、多用节能灯入手
采访中,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潘理黎告诉记者,国外都倡导简约的生活方式,最直接的一点体现于少用汽车,虽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汽车拥有量比我国多,但我国的利用率、上路率确实最高的。他建议市民高温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尽量为城市减少“热岛效应”做点自己的贡献。
另外,空调一定要开高一度,他认为,现在已经规定政府部门空调不低于26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因为城市热量不会因为空调温度越低而减少,只是更多地被转移到室外。”
城市提议——降热规划谨慎而行
国际上已有多种给城市降温的做法,总结起来主要有:用树木遮荫,让地面透气,植多层植被,使攀缘植物上墙,减少能源消耗等等。科学工作者发现,在排放相同,但有树木和无树木的两个街道上,后者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要比前者高出十倍。这表明,树木能帮助减少90%的悬浮颗粒物。
而在杭州,众多防空洞的开放亦为城市降温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专家建议,城市规划部门应考虑如何分散居住人群,合理分布集散市民,同时,在新楼层建设中考虑少用聚热质材。